研究發現基督信仰令LGBT群體更快樂——而不是婚姻

研究發現基督信仰令LGBT群體更快樂——而不是婚姻
2008年10月19日在加州舉行的一次華裔傳統婚姻集會。(圖:基督日報)
香港性文化學會近期一則文章指出,基督教信仰與LGBT並不對立,反而有研究顯示基督教信仰對LGBT群體的幸福感有意外的正面影響。

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引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州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社會學家2016 年發表的報告《快樂地信宗教:LGBT成年人令人意想不到的快樂泉源》(“Happily Religious: The Surprising Sources of Happiness among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Adults”)的研究,研究結果發現有基督教信仰的LGBT成年人比其他人——例如不可知論者、無神論者、無宗教人士等——更快樂。

該研究分析Pew研究在2013年的數據。當中特別的是,即使性小眾上的教會不認同同性戀,有信仰的LGBT仍然比不信者有更高的快樂指數。而此研究所指的有信仰者不只是指「有決志」,而是在婚禮及喪禮以外恒常出席教會活動者。研究人員認為,宗教意識形態能帶給人意義框架(meaningful framework),幫助人們面對壓力與逆境,同時社交支持亦提升快樂及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另一值得關注的狀況是,社會學充份數據顯示婚姻為異性戀者帶來更多好處,包括快樂、健康和對生命的滿意度,研究人員原以為婚姻能同樣為LGBT帶來幸福,但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對LGBT人士幸福感的影響並沒有顯著提升。反之收入較高的LGBT人士通常感到更快樂,這一點與普羅大眾一致。

這些結果挑戰了一般觀念,顯示基督教信仰並不總是LGBT群體的敵人或壓迫方,反而可能成為他們幸福的來源。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