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圣经》真理与牧会经验,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佳里教会主任牧师林智远近日透过华福中心刊物《教牧分享》向华人教会谈有关冲突的课题,他 分析了教会冲突的起因,并提出信仰主导的解决之法,相信能对教会有佐助之效。
他列举了基督徒生活实际中十个冲突的原因:
1. 信仰立场不同,诸如"教会是否要接纳同性恋者"、"基督徒可以参与政治吗"等课题; 2. 权益受威胁,如两家教会共用一教堂; 3. 面子问题、自尊或地位受威胁,如有大热的教牧或信徒领袖落选重要岗位而"咽不下这口气"; 4. 价值观或优先次序不同,诸如"家庭幸福重要还是教重增长重要"、"一定要奉献十分之一吗﹖"; 5. 个性问题; 6. 改变传统,如主日崇拜改变伴奏乐器; 7. 家族恩怨,如在教会具影响力的家族发生恩怨时; 8. 组织制度不合理,如讲求顺服制度的教会的在上者指示不当时; 9. 偷羊,因教会事工需要而拉走别教会的信徒或同工; 10. 不遵守"游戏规则"。
对"如何面对冲突"的问题,林智远牧师引美国大型教会马鞍峰教会主任华理克牧师的话说,"冲突若妥善处理,我们往往可以藉著面对并解决彼此的差异而使彼此更亲近"。基于此原则,林智远举十一项原则,让教牧间冲突在解决之时亦能得到个人生命成长。
1. 真理不妥协,其余都好谈,基于"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的立场,除非为坚守真理,否则与真理无关的事如主日崇拜用什么乐器等问题可以协调; 2. 定意以善胜恶,不为恶所胜,以"和睦"为首处理冲突,定意不以牙还牙,不以恶报恶,宁可让步听凭主怒; 3. 狮子不要跟蚂蚁计较,在自己恩赐上努力发挥,相信自己有不可取代的地方,以雄狮的心志,便无庸理会多少蚂蚁如何揪众羞辱; 4. 在基督十架前,有什么坚持是不能改变的——明白冲突常因过度自我坚持,碍于面子死不认错; 5. 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绝不作人身攻击; 6. 不翻旧帐; 7. 讨论问题的解决之道,不要讨论问题本身; 8. 自己情绪若控制不住,先暂时离开现场; 9. 同情对方的感受; 10. 若自己有错,于认错并请求原谅; 11. 与人谈话前,先与神谈话。
林智远牧师又提出,遇冲突时,资深的教牧同工是很好的资源帮助化解冲突,可多向他们请教,听听他们如何面对及化解冲突将获益良多。此外,参加培灵会时,人常被圣灵光照,被神造就责备,心变得柔软,容易饶恕他人或请求他人饶恕,成就和睦。
他又建议诸如"和平使者事工"等专业基督教机构亦会帮助教牧同工知道解决冲突,亦是有用的资源。
"和平使者事工"提出的四个原则是:1. 荣耀神:定意在冲突的情境中荣耀神;二:除去眼中梁木,先检讨自己;三,温柔挽回,温柔劝导对方悔改,挽回他;四,前去谈和,决心修复破损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