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verticalverticalvertical
line
icon手機版rss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索取Banner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  
首頁 > 中國 > 神州觀察_曼德觀點
在工作中得喜樂、在工作中榮耀神、在工作中傳福音
改變字體大小 [-] [+]
曼德 / 基督日報專欄作家
2012年05月22日02時41分 上午 Posted.

本書將圍繞「在工作中得喜樂、在工作中榮耀神、在工作中傳福音」這三個主題,在《聖經》的根基上,結合中美兩國桉例,給基督徒一個基於真理的正確職業觀。

 »本書將圍繞「在工作中得喜樂、在工作中榮耀神、在工作中傳福音」這三個主題,在《聖經》的根基上,結合中美兩國桉例,給基督徒一個基於真理的正確職業觀。

《聖經‧傳道書》中寫到:「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這是人類亙古以來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價值的追問和感歎。

「人為什麼要工作?為什麼工作如此辛苦呢?除了賺錢,在工作的勞碌中我還能得到什麼?在工作中我能得到喜樂和意義嗎?為什麼難以找到一個既有意義又能賺錢的工作呢?」連綿不絕的追問在當下每個基督徒、非基督徒口中不時發出!更可憐的是,很多人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前,就已經被工作的漩渦左右和捆綁,還來不及思考就在年復一年工作的重負下勞碌不止,讓人聯想起那個終日背負石頭上山,石頭又滾下來,在處罰和「勞改」中循環往復的西西佛斯的故事。

在工作中得喜樂


大多數人的工作就算不是處罰和「勞改」,也幾乎完全籠罩在物慾的追求和無意義中。人成為賺錢的機器和工具,人的本質與自己面前那台電腦甚至沒有區別,工作的目的只是為了生存,是不得不為之的差事,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對他來說是奢侈之談。甚至很多白領都患有「星期一綜合症」,工作成為重擔和心病,週一開始的工作使人全身不適、恨不得即刻逃離;「在虛空中勞碌」,成為大部份人工作的正常狀態。

不僅如此,我們還會在工作中碰到很多難題:工資薪水、身體健康、職業與家庭的相互影響、同事關係、職業倫理、社區責任、義利抉擇、顧客投訴、甚至面臨裁員、解雇和失業等等威脅,這些難題如果沒有一個來自真理的標准和處理方法,肯定會出現巨大的麻煩甚至災難。

2008年11月14日下午,美國灣區華裔工程師吳京華——一個47歲、3個孩子的父親,因為被解雇槍殺了公司3位高層人員。次晨,他向警方自首後控以3項謀殺罪名。

吳京華來自中國四川,曾就讀北京大學,是早期赴美中國工程師中的一位, 1990年初期來到美國灣區。吳京華曾經任職LSI等大公司,1990年代末期辭職改去一些新成立的公司,換過很多工作。2004年吳京華加盟Siport半導體公司,當時公司許以很大數目的股票期權。吳京華的妻子曾經在升陽微系統公司(Sun Microsystems)工作,在年前被裁員後,一直處於待業狀態。吳京華一直想要一個女兒,因此在已經有了一對6歲雙胞胎兒子後,妻子再度懷孕,但仍產下一子。吳家的經濟情況並不很理想,他在1997年以約40萬左右購買一棟房子;妻子沒有工作、3個孩子年幼、還有房貸壓力,但因為整個社會面臨排山倒海而來的金融海嘯、經濟危機加劇,他曾經抱以極大希望的發財機會——公司股票期權也因被解雇而失去,過去數年的努力皆付諸東流,吳京華也許是為此想不開而拔槍行兇。

吳京華十分愛家人,經常與3個兒子一起玩籃球和足球,並一起去社區中心泳池游泳。他妻子也經常帶著3子在住處附近散步。吳京華的同事和鄰居們都不敢相信平時斯文靦腆、快樂愛笑的居家男人吳京華竟會殺人。出事後,吳留下了悲痛欲絕的妻子、嗷嗷待哺的三個孩子,他們將來的日子該如何走?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就這樣毀了!

負責此案的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市警察局局長斯蒂芬‧洛奇(Stephen Lodge)當時宣稱,吳京華在前一個週六早上被公司開除,但幾個小時候後又重返公司,聲稱要與公司高階主管面談。局長洛奇說:「與公司高層主管面談時,吳京華掏出9毫米手槍射殺了包括CEO希德•阿格瓦爾(Sid Agrawal)在內的三名高階主管。」三名死者中,阿格瓦爾今年56歲,營運副總裁布萊恩•皮尤(Brian Pugh)47歲,人力資源主管瑪裡琳•路易斯(Marilyn Lewis)67歲。

三位受害人中,阿格瓦爾是印度籍,多年前赴美時身無分文,在美國讀書後回印度娶妻再赴美。他在矽谷努力工作、稍有成就,也培養出兩個優秀的兒子進入哈佛,而且對印度親朋好友熱愛讀書的孩子都傾囊相助!

另一位布萊恩•皮尤是美國人,他是虔誠的基督徒,平日喜愛唱歌、喜歡孩子,剛從南加州遷回矽谷不久,便橫遭此禍,留下幼兒和心碎的妻子。

人力資源主管瑪裡琳•路易士的女兒說母親熱愛工作,還不到一個月就是母親的生日,全家本來說好要去“Home Town Buffet” 慶祝。 母親雖然走了,母親生日那天,全家還是會去那裡,但只會吃“silly”甜點。

一個事件卻造成四個家庭的悲劇,不是嗎?可憐的人啊,究竟是為了什麼?
四個家庭的悲劇都是因為在同一家公司的工作關係而產生,為什麼「工作」這個詞在此刻竟然變得如此無情和殘忍呢?

不難看出,這起極端事件起因正是在於人無法正確處理解雇、金錢等職場中的問題,基本而言,這是因為沒有正確的職業觀。無論任何國家的公民,如果沒有來自上帝的正確職業觀及其附帶的正確處理職業相關問題的思維和習慣,如遇職場上的挫折,有極大的可能處於虛空、煩惱、不義甚至暴力衝突中。假使我們明白來自《聖經》上帝關於職業的教導,我們一定可以正確處理職場相關事宜,而且能找到職業本該具有的意義、價值和快樂。

讓我們先看看《聖經》中對職業和工作最基本的定義和說法。《聖經》告訴我們人類的工作經歷了三個階段:

起初,工作是上帝賜給我們的喜樂的敬拜和神聖的天職,創世記2章15節說:「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修理看守,在NIV聖經裡是”work it and take care it“, 新譯本聖經翻譯為「耕種和看守」,這實際上是職業最原初的定義。神叫人修理看守,目的是讓人與神交通,這是一種敬拜方式,可藉此得到平安喜樂和神的悅納。創世記1章28節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治理、管理就是上帝安排給人的工作,這是神聖的天職。

但是後來,因為人類始祖的犯罪墮落,工作的本義發生徹底改變。創世記3章17-19節:「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亞當、夏娃犯罪墮落逐出伊甸園後,工作不再是喜樂的敬拜,而成為一種懲罰、成為重擔和枷鎖。這就是人類一直以來工作的真實面目,正如羅馬書8章22節說:「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

這種被懲罰的痛苦狀態能否得到改變呢?我們難道要在這種重擔和荒謬中終其一生嗎?上帝是公義的,但更是憐憫的,祂早就給人預備了出路,羅馬書5章1節:「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羅馬書8章1節:「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哥林多後書5章17-18節:「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從中我們看到當人有了信仰,他的一切都會變成新的。不僅是生命、與各種人的關係,還包括他的工作,其性質都會發生重大改變。當我們歸信基督,工作便又在主裡恢復了它的本義;人的工作不再是懲罰和詛咒,而是回復到伊甸園裡喜樂的敬拜和神聖的天職。這的確是一個美好的訊息。

但有人會懷疑:「我信主也好幾年了,為什麼工作起來還是覺得枯燥無味?」我們知道基督徒是「一次得救、一生成聖」,在成聖的道路上,還有社會文化的敗壞、我們自己屬肉體的敗壞攪擾我們,使得我們的工作不能回復到伊甸園裡那種美好的狀態。但盡管如此,耶穌已經得勝,我們大可以靠著神戰勝攪擾,謀求逐步實現以信仰為基石的美好工作圖景:在工作中得喜樂、在工作中榮耀神、在工作中傳福音。

在工作中得喜樂,就是讓自己的工作充滿意義和喜樂。當一個人對自己工作的意義和目標毫無所知時,他是得不到喜樂和意義的。我為企業做培訓時,最難互動的一課就是企業員工填寫和定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少員工抓耳撓腮、愁眉苦臉,大半天也寫不出一個字,有的員工對我直言:「從來就沒有想過職業生涯規劃」這個問題,此時大腦裡除了空白什麼也沒有。對職業沒有規劃源於對人生沒有規劃,對人生沒有規劃源於沒有人生的信仰——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因此在活著的這一段中間狀態就不知要做什麼了。

有幸的是,我們被上帝揀選,成為基督徒,我們知道自己的一生不在於為自己活,而是為主活,即便是我們的工作,也是為上帝所做。〈歌羅西書〉3章23-24節:「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為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有了為主工作的意義,也就使工作與自己的人生信仰融為一體,也就有了以神為樂的喜樂。

瀋陽華夏民俗村是一個基督徒的企業。我去考察時,被村裡酒店中的熱情、真誠、溫馨深深打動。單單酒店服務員的氣質、態度和觀念,就使我們非常驚喜,一入酒店,服務員們發出會心的微笑,你只要靠近任何服務員兩米之內,她就會對你粲然一笑,說聲:「您好!」在吃飯中,只要你點歌,他們便用自己組織的樂隊為你獻唱讚美詩歌;獻歌是免費的,清脆舒心的歌聲,完完全全是讚美,而不是服務。與我同行的北京一所鋼鐵企業董事長對我說:「我去過無數高級酒店,服務最好的酒店裡服務員的表情也是應酬式的、服務式的。但這些孩子們不同,他們的氣質、精神狀態非常健康、充滿了生機,他們對顧客的微笑、問好、唱歌看得出來是發自內心的,是真誠的讚美。」

這些服務員大部分是基督徒,既有自己明確的信仰,也使工作與信仰能連結一起,他們完全做到了為神而工作、以工作為喜樂。在一般人眼中,他們的工作非常卑微,專門服務他人,但他們卻從內心深處對手中的工作心存感謝和敬重之心,知道這是上帝給的禮物(見傳道書5:19)。也正是有了對上帝賦予的工作的感恩,她們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喜樂和意義。她們對工作如此的認知,難道不讓眾多白領基督徒汗顏嗎?

在工作中榮耀神

在工作中榮耀神,是基督徒的使命。榮耀神就是要效法神,就是要在工作上回應上帝的呼召。工作是上帝的呼召(Calling)、是天職的觀念,在中國大陸,我是第一個通過《天職》、《新職業觀》兩書將此觀念推廣到職業人士中的。「職業」一詞源於西歐,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考證這個名詞時發現,在古代民族的語言和以天主教信仰為主的諸民族語言中,都沒有“職業”這個詞。「職業」 一詞是宗教改革的產物,最先使用這個詞的是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當時,「職業」一詞在德語中是Beruf,在英語中是Calling。Calling是Call的動名詞形態,是呼叫、召喚、呼召的含義,現代英文中,Vocation是「工作、職業」的意思,但它也是「天職、神召」之義,Vocation 來自拉丁文Vocare。Vocare是動詞,意為「召喚」。從職業的詞源上,我們看到職業與呼召的密切關係。

什麼是呼召?就是在心靈深處聽到神的呼喚,叫你的名字,並且賦予你要做什麼的職責。出埃及記中記載神呼召以色列人的大英雄摩西: “God called to him out of the bush, ‘Moses, Moses’”。上帝呼叫:「摩西!摩西!」上帝給了摩西將以色列人從埃及帶出來的呼召。摩西應承這個呼召,歷盡艱險,最終將以色列人帶出埃及。

「各人蒙召的時候是什麼身分,仍要守住這身分。」(哥林多前書7:20)我們的工作是神指派的天職。工作是天職(呼召)包含兩層意義,一是工作是上帝安排的使命,是我們神聖的職責,所以我們必須勤勞、敬業、追求卓越、看工作為寶貴。二是工作既然是上帝的呼召,所以在工作中要效法上帝的公義、聖潔、慈愛。工作是天職,所以基督徒,就是做工作要更加敬業、更加重視職業道德。中國大陸現在有很多基督徒企業正在努力塑造員工的天職觀,如沉陽華夏民俗村的「華夏人廚師宣言」和「行廚如行醫、菜品如人品」的華夏人廚師格言,宣告的就是天職精神。

蘇州某美資建築企業請博士生導師為其木工學校學生授予“匠士”學位,這在中國史上是第一次。「匠士」的頒發使木匠明白自己的工作是何等神聖,也有力地顛覆了傳統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士、農、工、商」等輕視職業、蔑視勞動的職業觀念和職業等級劃分。這些美好見證正在更新著中國人的職業觀,使人開始將工作與信仰的實現聯繫起來。

你是否把自己的工作看為上帝的呼召?美國《上帝@工作》編寫組在他們撰寫的書中寫道:「在我每日所做的平凡工作裡,當我感到上帝在呼召我為永恆工作時,我知道自己不僅在寫作、打電話或修理管線而已,上帝已賜機會讓我做那不朽的事。這事就在我和周圍人的關係中,他們可以是我身邊的同事、我電話中的客戶或是我修理廚房水池時站在旁邊的屋主。這是一種生命的接觸,它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含義——其實是一種永恆的含義。對我來說,這種含義改變了一切。」

在工作中傳福音

作為基督徒,不僅要在工作中得喜樂、在工作中榮耀神,而且要在工作中傳福音。職場宣教在此時的中國正發揮無與倫比的巨大功效,北京最大的白領教會之一——百合園教會,起初是從摩托羅拉公司會議室的一個小小查經小組開始的,我認識這位元教會的發起人,他曾是IBM、摩托羅拉的高級主管,他說剛開始時只有6、7個人,如今百合園教會已經有300多人、5、6個聚會點了。這個由工程師、高階主管、IT技術人員在職場中利用休息時間創建的教會,是職場宣教在中國大陸的成功案例。

職場宣教更適合中國東南沿海眾多勞動密集型的企業, 這幾年我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國大陸溫州、寧波、深圳、廣州、蘇州等城市講課、培訓,原因是這裡有眾多的基督徒企業,在許多公司或工廠內也有成立教會。沿海的企業往往員工數量少則數百人、多則數千人、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非常利於集中宣教。許多沿海地區牧師和企業家弟兄告訴我,以前經常去農村宣教,但現在農村都沒有年輕人了,原來他們來到了本地的工廠,所以何必捨近求遠,莊稼就在身邊,我們要做的是趕快收割!

職業除了供應我們物質需要,它更大的意義在於它本身就是宣教的管道。《聖經》裡大部分人物都有各自的工作,他們也透過各自的工作傳福音,如挪亞栽種葡萄園(創世記9:20),兼作造船工人,並且傳義道(彼得後書2:5);尼希米是亞達薛西王宮中的酒政,後來被派作省長,也是一位傳道者(尼希米記1:11,5:14,13:30);我們看到耶穌傳福音,首先不是在會堂裡,而恰恰是在職場,如在彼得的漁業場傳福音。無論是被尊為「近代宣教之父」的威廉克裡(William Carey,1761-1834),還是影響深遠的摩拉維亞弟兄會宣教士(正式名稱為弟兄合一會:Unitas Fratrum),或是首位來中國的宣教士馬禮遜,都不是專職的宣教士,他們一方面有某種職業,另一方面也積極傳福音、宣教(編注:1807年,馬禮遜正式成為牧師來到中國,成為第一個來華的基督教傳教士。當時清政府禁止外國人在中國傳教,為了不犯禁令,馬禮遜在中國的身分是東印度公司的翻譯員。七年後,馬禮遜譯成《新約聖經》及《漢英─英漢字典》。)

職場宣教當今在美國也方興未艾,北美餐福團契就是在餐飲業中進行職場宣教的楷模,「餐廳就是教會,餐業人士就是宣教精兵」是餐福團契的異像和口號。他們本身是華人餐飲業人士,他們的宣教對像也是中國餐館從業人員,他們的目標是在全美四萬六千家中餐館都能建立餐福小組或教會。他們有自己的刊物《美味人生》,擺放在美國大部分華人餐廳,刊物登載的都是餐業基督徒雲彩般美好的見證。現在他們在全美國已經成立了80多處夜間餐飲業團契,雖然人數不多(少則十幾人,多則五、六十人),看起來力量薄弱,流動性也很大,但卻看到越來越多的弟兄姐妹願意在這個行業中領人歸主。

目前在中國大陸,職場宣教的機構也開始增多:國際基督徒工商人員協會(CBMC)是創立於1930年代美國的工商界團契,在深圳、廣州、廈門、北京甚至蘭州等城市採取與政府合作的方式進行如火如荼的職場事奉工作;國際全備福音商人團契,於1952年由美國商人Demos Shakarian創立,香港分會積極影響中國內地,在深圳、杭州、北京、瀋陽等地展開很多活動。中國本土的工商界事奉機構有中國企業羊文化促進會、香柏領導力等,他們在引導工商基督徒傳福音、作見證方面發揮巨大功效。除工商界外,律師、醫生、藝術家(如北京尚愛藝術中心藝術家團契)、作家團契也在各地興起,他們探討的主題之一就是如何在自己職業中傳福音。

工作不是重擔,工作是充滿喜樂的敬拜、實現人生價值的禮物,甚至是體驗永恆的信仰方式——這樣一種美好的工作狀態是每個職業人士都求之不得的。實際上,只要我們不捨本逐末、不要單為身外之物耗盡生命,尤其當我們能在工作中靠神得喜樂、在工作中榮耀神、在工作中傳福音時,就有可能獲得這種職業狀態。在這種職業狀態下,人才能活得有價值、有意義,否則就像劃過天際的流星、就像去而不返的輕風,到頭來仍是虛無與荒謬。也只有將工作與上帝的信仰緊緊聯系起來的天職觀,才能滿足每個職業人士的生命渴求,當我們明白並貫徹這個真理,便會在每個禮拜一的早上,快樂地吹著口哨去上該上的班。

《榮耀職場》本書將圍繞「在工作中得喜樂、在工作中榮耀神、在工作中傳福音」這三個主題,在《聖經》的根基上,結合中美兩國桉例,給基督徒一個基於真理的正確職業觀。

在導言最後,讓我們一起為自己的工作禱告:

「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創世記2:15) 慈愛的天父,感謝禰如此愛我們,感謝禰創造了宇宙萬物也創造了我們,尤其感謝禰創造了我們手中的工作。禰在工作上浸透禰的美意和旨意,也透過工作讓我們更加體驗禰的大愛。主啊,我甘願在工作上按著禰的旨意而活,使我的工作和我一生的生命能完全地榮耀禰。主啊,我願將我的聰明、我的才智、我的夢想、我的前途、選擇工作的主權、工作中所尋求的意義完全獻給禰,使禰在我的生命中得著當得的榮耀。求禰不斷引領我明白禰放在工作中的真理,並在工作上活出禰的旨意。感謝讚美主。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
本文選自曼德新書《榮耀職場》。

作者介紹

曼德,基督徒作家、羊文化首倡者,基督教道學碩士,曾在大陸數百家教會、工商團契和企業演講,經常於眾多主內刊物發表文章。曾在大陸出版《天職》、《新職業觀》,在香港出版演講光盤《信仰與經濟》,在美國出版《榮耀職場》。現為中國福音會副宣教士。聯絡作者及奉獻曼德文字及文化事工,請電郵至:mandeusa@gmail.com。】



標籤:   觀看所有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最新新聞
dot 為中國教會祈禱日:周守仁祝展開新篇章 意華人教團念故土
dot 「願祢的國降臨」祈禱運動 迎接耶穌升天後五旬聖靈
dot 土耳其聖誕老人教堂復修開放 歡迎基督徒參加崇拜
dot KAGAYA星空世界展 10000張照片創作天體視頻
dot 美國男子襯衫印「耶穌拯救」入商場被保安阻撓
dot 家扶調查:4成青少年每日迷「網」超過2小時
dot 影音使團:吳桂行傳道與康熙皇帝、說書人分享宣教文化寶藏
dot 護教牧師提摩太凱勒癌逝 推動植堂全球教會逾300間
 最新專欄
dot 究竟甚麼是基督教民族主義?
dot 黑白謊言! 張天和牧師提供8個指標辨別
dot 青少年傾向網紅資訊 引導認識聖經真偽
dot 聯合國「中文日」:重溫基督教來華中文出版歷史
 最新生活
dot 神秘信仰「星際種子」降落地球 偽稱助人類步入黃金時代
dot 世界遺產長崎五島教堂:分享見證接待旅客院所
dot 職場信徒操練靈修 潘怡蓉:禮儀年建立節奏默想基督
dot 世界地球日快樂!環境保護4式人人做得到
  證道
世界社會傳播日:用「心」說話化解對敵
第57屆世界社會傳播日(5月21日)主題為「用心說話」,源自以弗所書4章15節:「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呼籲化解世上的戰爭、人類的敵對。
「青少年性別身份議題」研討 教會定罪還是人本出發?
黑白謊言! 張天和牧師提供8個指標辨別

圖片新聞

prev next
漫畫
>
真理蔡園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禮賢會香港堂增設週六崇拜
第一屆趙天恩學術研討會
   
logo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廣告發佈 | 聯繫編輯 | 投稿 iconCopyright © 2023 Gospelherald.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