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 > 宗教
中科院與福建師大辦「現代基督教的中國化」學術研討會
2013年11月15日05時44分 上午 Posted.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網,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與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基督教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近現代基督教的中國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1月9日在福建武夷學院宋明理學山莊召開。
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國以及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地區的政界、學界、企業界和媒體等近60餘人參加了會議。參加者包括歷史學研究者,還有宗教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多領域學者。 第一天的研討共分為三個主題單元。第一單元的主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對基督教的中國化的思考和理解;第二單元圍繞對基督教的中國化中政治角度的意義探究的主題展開;第三單元以對基督教的中國化中神學思想的探索為主題。 上屆會議收到30篇論文,學者們從全球化與中國化、基督教中國化與政治、中國化基督教神學思想探索、基督教中國化區域研究等多個方面進行研討。
中科院近代史所所長王建朗致辭時說:基督教的中國化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它不僅是宗教議題,還是文化、政治、社會議題。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背景特殊,近現代的基督教不可避免的與列強的強勢進入中國發生了關系。所以如何處理好這個關系,一直是困擾。
他又說從一方面看,近代中國有許多教案,不是所有的教案都是沒有道理的,確實出現了許多問題。另一方面看到,基督教對近代中國帶來積極的影響,比如學校、醫院、社會慈善等的開辦。所以如何正確的認識基督教的發展是一個長久的課題。
王建朗又認為近代基督教史的研究和近代史的研究一樣,需要有歷史的眼光、放大的眼光、前沿的眼光、開放包容的心態,近現代基督教不當以「對不對」、「科不科學」判斷對錯的態度來討論,這樣的態度不是一個學術研究所該有的,所以我們要以一個現實的分辨力去看基督教進入中國之後發生的問題,去分析原因,這些才是要探討的。
首場主題演講由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張志剛教授和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宗教與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徐以驊兩位教授就「近現代基督教的中國化」這一議題發表了不同的學術觀點。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