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 > 人權/宗教自由
2013年第六屆中國神學論壇——關於中國現狀與未來的若干共識
自由主義、新左翼、新儒家和基督教研究四大家共識
2013年09月09日02時40分 上午 Posted.
 | » 牛津中國神學論壇第六屆研討會。(圖:中國神學論壇) | 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國的世界觀與世界的中國觀正在改變。與此同時,中國的社會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中國將走向哪裡?會給未來的世界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已經成為中國和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迫切關心的問題。 我們這些具有自由主義、新左翼、新儒家和基督教研究等不同學術或思想背景的中國學人,都熱愛中國這片土地,都忠於我們的人民。我們珍視知識分子發揮社會反思與守望的功能,希望在今天中國與世界變化發展的重要關頭,發揚這個群體歷來所富有的道德情懷和理性精神,以文化和觀念的力量推動國家和社會向上向善的演進。 我們承認,面對中國和世界的大變局,任何一家一派的社會思想都是有局限的,一個可愛亦可信的未來社會藍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知識分子都應該在尊重不同觀點的基礎上進行真誠交流、互相砥礪,由此形成關於中國當前和未來發展所亟需的思想共識。 我們通過認真的討論交流,在幾個方面達成如下共識:
1、我們希望中國堅持「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即以人民的認可為權力的來源,以人民的權利為制度的基礎,以人民的福祉為國家的目標。
2、我們希望中國堅持「公平正義」的社會原則,即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民族與性別各領域,在立法、司法和行政諸環節,在教育、醫療、居住、工作、休息和養老等方面,都以公平對待所有中國公民、實現社會生活正義作為基本原則,使全體人民的生活不僅有物質的保障,而且有精神的尊嚴。
3、我們希望中國在傳承優秀文化的同時,堅持多元而自由的文化目標,以群己關系的合理平衡為前提,以公平正義的法治為原則,保障各民族、各階層、各地區、各職業群體、各社會團體以及所有個體多種多樣的價值追求、思想旨趣、學術傾向、藝術風格、宗教信仰和言論主張等等,和而不同,都有和平共存的環境,都有自由發展的機會。
4、我們希望中國致力於建設更公平、正義的國際秩序,以相互依存、互利共贏原則處理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環境等方面的國際糾紛,既有利於全體中國人民也有利於全人類,促進世界各國各族的和平共處與和諧發展,最終達致天下太平。
2013年8月22日
簽署(按照姓氏拼音排名): 陳明 干春松 高全喜 高師寧 何光滬 黃保羅 黃紀蘇 金雁 劉澎 呂新雨 羅崗 盧敬雄 秦暉 孫尚楊 孫毅 王文鋒 許紀霖 邢福增 徐友漁 楊鳳崗 楊熙楠 姚西伊 姚中秋 趙林 曾慶豹 鄭家棟 鄭也夫 朱曉紅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