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世界公禱日」參考資料:崇拜禮文撰寫國家——波蘭 基督教進會提供 2005年2月12日星期六 上午3:02 一般資料: • 面積:312,680 平方公里(西面是德國;東面是蘇聯,立陶宛,白俄羅斯及烏克蘭;南面是斯洛伐克及捷克共和國;北面是波羅的海) • 人口:38,000,000 • 首都:華沙 • 種族:97%波蘭人 • 語言:波蘭語(官方語言) • 宗教:基督宗教(天主教95%,東正教2%) • 貨幣:1茲羅提(zloty)=100格羅希(groszy) (波蘭於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若經濟狀況達到歐洲各國標準,可望於2005年進入歐元區) • 氣候:冬天寒冷下雪,夏天溫暖 • 植物:森林佔波蘭28%土地;耕地佔47%。 • 自然資源:煤、硫化、銅石及礦鹽。 歷史: 基督宗教在波蘭已經有超過1000年歷史:派亞斯王朝(Piast dynasty)的米斯高(Mieszko I)是波蘭首位君主,他統一了各斯拉夫族人並於966年與他的國民一同接受了基督教信仰。 1791年波蘭創立了歐洲首個憲法,也是世上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憲法。不過,1793年及1795年的國家分裂使得波蘭從歐洲的地圖上消失了123年。 直到1918年,波蘭人才重獲獨立自主。自1939開始,納粹德國及蘇聯紅軍佔據了波蘭的領土直至1945年。後來,因著美國、英國及蘇維埃共和國所簽訂的條約,波蘭便落在蘇聯的影響中。 1970年代後期,經濟及社會不滿不斷惡化。由華里沙領導的一個自由貿易聯盟「團結工會」,帶動了巨大的社會抗衡運動。蘇維埃共和國的政治改變及強大的獨立與團結運動導致1989年的波蘭獨立。1990年華里沙成為現代波蘭的首任總統。 自1989年開始,波蘭經歷了強烈的變化。2004年,她加入了歐盟。波蘭現已在全球化的行列。 波蘭的教會: 波蘭最大的教會是羅馬天主教會(95%),跟著便是波蘭東正教會,路德會,改革宗,波蘭循道會及浸信會。獲選的波蘭裔教宗,為80年代的波蘭帶來了重大的社會、政治影響。 除上述之外,尚有其他教會及宗教團體(共有150,000會員),包括了猶太教及伊斯蘭教。 現今的波蘭憲法(1997)保障了良心、宗教及崇拜的自由。 婦女在波蘭的地位: 波蘭的憲法保障了男女的平等權益。然而60%的失業人士是婦女。 婦女的參政率十分低,她們主要是從事服務性行業,例如:教育、醫療、金融及商業。 婦女及兒童都受到家庭暴力的傷害與威脅,許多社會機構均合力解決這些問題。 波蘭於1927年首次舉行「世界婦女公禱日」。自1962年以來,每年均有舉行「世界公禱日」的崇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