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堪回首「過來人」分享賭博中死裡逃生故事

往事不堪回首「過來人」分享賭博中死裡逃生故事
華叔(拿咪高峰者)、阿東(右)分享如何從賭博的魔掌下逃生的經歷。回想過去都有無限的唏嚧。(圖:基督日報/陳麗斯)
往事不堪回首「過來人」分享賭博中死裡逃生故事
黎太看來平凡,她的家庭卻因賭博生命增添了不少辛酸。(圖:基督日報/陳麗斯)
上周,明愛展晴中心的三位服務使用者華叔、阿東及黎太在《與賭博拔河》新書發佈記者會上,向大家分享了戒賭的經歷。他們都經歷多年沉迷賭博、曾嗜賭如命的日子,但如今他們重獲新生,將自己的失敗經歷向大家訴說,要幫助更多人從賭海中看清自己,脫離賭鬼的魔掌。

三位主人翁各有不同的性格和經歷:華叔在賭博中賠掉家庭和健康,明白賭博的本質後毅然戒賭,更認識了生命的主,從此不再受賭博的轄制,並願意以下半生幫助人們脫離賭海;阿東是一名精於算術的風水佬,他掌試參透別人的生命,自己的生命卻在賭博下失控。黎太看來像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沒想到多年沉迷賭博下,竟不知覺地毁掉了家庭幸福,更破壞了女兒健康的成長路,後醒悟戒賭後,得到重拾已被侵蝕的家庭。

華叔的故事—前半生奉獻給賭,後半生奉獻給戒賭

華叔,拿起咪高峰便有板有眼地侃侃而談,數盡自己的人生經歷。他臉上帶著溫和而愉悅的微笑,足證他信主後的喜樂。但從他的分享,他的人生背負著半百時光的辛酸,一切皆因賭博而起。

華叔出身於破落家庭,小時父母離異、母親改嫁,沒有家庭溫暖。他學業成績優異,但因為家境貧困不得不綴學,14歲時就要出去工作,又因讀書不多,像當時的大部份男孩一樣他出去跟面包師傅學師,當上學徒。面包廠的賭博風盛,在耳濡目染下他不自覺沉迷其中,就這樣與賭博結緣,開始與賭博拔河的生活。本身天資聰敏的他不單賭,更花時間努力學習各種賭法,認為只要假以時日,他必能得到賭博所帶來的好處。他甚至深明「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抱著只要肯努力,並且不怕失敗,必定會回本的信念一賭就是40年。

他如此描寫他與賭博的關係:「自從十四歲與賭博結緣後,我便與它分不開。我不是個對別人很有情的人,但我對賭錢的鍾情、執著、認真、犧牲、奮不顧身,簡直可以寫戊刁篇史詩式愛情故事。」他更認為賭博給他生存意義,甚至在他債主上門、走投無路時,他仍然認為「賭一鋪」、再踫一次運氣是他唯一的出路。

後來他認識了太太並且結婚。婚前他極力掩飾自己的賭癮,但結婚後數天,他的賭性已開始暴露出來:太太的結婚戒指典當還了賭債,此後他也不掩飾自己了,要錢時向太太伸手就要。結果太太向他提出離婚,因為賭博他把婚姻也賠上了。婚後他更變本加厲的投入賭博,後來索性放棄了工作、搬家、改換電話以開大耳窿的追踪,並靠著綜緩生活。但結果仍是避不過財務公司的天羅地網,他開始醒覺到,賭博是一場不公平的拔河競賽,他寫道:「我才驚覺,我和賭之間,根本沒有相愛過,我們是楚河漢界,絕不會相敬如賓。」

從此他決定與賭博割蓆,於是他向前妻謙卑下來求助借錢申請破產。後來他更一面加入了教會接受了基督為主,另一面到展晴中心接受戒賭輔導。現時他已戒賭兩年,更成為戒賭人士的朋輩輔導員,積極參者戒賭人士的團契當義工,生活過得非常充實。他與太太的關係也重新恢復。他更雀躍地分享自己豐盛的「無賭新生活」,從早早起床、在城巿睦福團契作探訪義工,然後參加《與賭博拔河》記招會,晚上再有戒賭團契的事奉,約半夜才會回到家裡,充實非常。

不過他亦表示雖然自己已脫離了賭博的魔爪,但是賭博對他人生和家庭的破壞力甚為深刻。他說:「媽媽有賭徒的兒子真的很無奈。太太還可,可選擇分開。而子女也無可選擇。」他說自己走上賭博路對媽媽的傷害很大,但是當他自己回轉改變時,媽媽已無緣看到他戒賭,他心中的遺憾無法消除。「我錯得很厲害,即使用多少努力補救遺憾,在內心也是無法磨滅的。」

他又說《聖經》裡說,人的日子大概可到七十歲。現在他已年近六十,能夠做的不是太多。但是他謹記著牧師給他的教導:生活及生命很值得反思。賭只可給人好的生活,但不能給人好的生命。他表示自己可能只能享受不多於兩個十年的時間,希望給自己以好的生命。他更希望以義務工作回饋社會,他笑說:「我的前半生奉獻給賭博,後半生奉獻給戒賭。」

阿東:往事不堪回首

阿東是一名「風水佬」,賭齡50年。他出生於非常貧困的家庭,窮得拿拜神的芽菜回家給弟妹吃,令他認為賭能助改善家庭生活。他自認是一塊讀書的材料,只因家貧而無法升學,於是各行各業都做過:髮型、小販、裝修、偵探社……等等。因為他天資聰敏,尤其精於算術,他最後成為風水師,為人看相算命等。但是他亦表示人生多變,連他自己也不能相信算命的結果。

他表示自己「一世人做了三世工,一世人賭了三世錢」。從14歲開始賭,起初只玩「魚蝦蟹」,後來迷上了賭博,令賭卻佔據了他的半生。由於感情傷害、婚姻不如意等,他感到活著很孤單,害怕與人親近,但賭博卻令他感到跟別人在一起卻又最安全的狀態。在書中他如此的描繪在賭博間自己和別人的關係:「我知道自己的需要,要在一些界線之下、一套規矩中、一種距離之前,才感到我和別人一起是安全的,賭博正正給我這種安全感。」

精通精算的他明知賭博無法致勝,但他仍然沉迷其中,他如此說:「只因它偶然會給人勝利的感覺。贏錢的時候,那種依如站在舞台上的偶像般的虛榮,總會使我迷惑;那種赢錢的感覺,讓我神氣地向著命運下戰書,更可以讓我理直氣壯地,吐出忍辱多年的悶氣。」

直到四年前有一晚,他因在澳門連賭了幾日幾夜,身體承受不了而牙痛起來,在無葯物的極痛苦中,他忽然意識到賭博已令他輸得清光,把健康和金錢都賠掉,於是他直接聯絡上明愛展晴中心戒賭,從此摆脫了半百的賭博生涯,更重要的是他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他能坦然面對過去的一切傷痛、難過,悔恨、悔疚、不平。

他表示自己的經歷出來時痛苦得連眼淚都無法流出。他說:「賭了這麼多年,一定遺害了很多人。有的人向他們借了錢,想還也找不到他,無法清還。」他又表示自己已年近六十,希望多做有意義的事。

黎太太:賭博這次找上了我

黎太與黎生安靜地坐在台上,說到過去的往事時,二人相視,靦腆地笑。黎太曾跟著損友沉迷賭博,上賭船、流連於澳門,令家人擔驚受怕。

但原來在黎太與賭博交手前,賭鬼曾與黎生擦身而過。他沉迷打麻將,無視太太帶著一歲大的兒子,又懷著另一個孩子,每天就在街上與街坊開局,令黎太猶如單親,十分無奈與絕望。結果一天黎太太帶著兩孩子跑到丈夫賭博的地方,情緒激動地當著很多人的面前,恐嚇丈夫說若他再不回家就把孩子推到路邊。當時黎生醒過來:他原以為賭錢不過是個人娛樂而已,沒想到竟然對家庭有如此大的破壞,於是從那天起他就訣別了賭博。

黎太回憶自己原有過十分幸福的家庭,但自從自己接觸賭博後,無法自拔,將家人的勸告當作耳邊風,家人只能無奈地眼睜睜看著她一直沉迷下去。,結果將自己的積蓄都輸光,甚至欠下2萬元賭債。她向幫她保存退休金的兒子將錢要回來還債,兒子一口拒絕時,她害怕了。幸好在明愛展晴中心的幫助下,她成<功地戒了賭,重拾健康的退休生活。到現在她回想起過去的日子時都會想:為什麼我會搞成這樣﹖兒女以前每個月給她家月,舒舒服服的享受退休的生活,為什麼要把它都賭光呢﹖

除了金錢的損失外,女兒亦深受其害。在黎太未投入賭博前,她疼愛女兒有加,與女兒親密無間。然而在迷上賭博後,她的心思全被佔據,賭得太昏地暗,甚至連女兒都不顧。女兒如此說道:「媽媽給賭博綁架了。她原來是整個家庭的核心,給帶走了,我們家也失去牽引的力量,像一盤散沙。」媽媽三魂失掉七魄,女兒亦像無家的少女一樣,在茫然中渡過,並且中學時學壞。後來到社會工作後,媽媽對她的負面影響仍存在,因為恨媽媽爛賭,她找藉口離開了家。她的生命因媽媽沉迷賭博而失落,到後來黎太到明愛戒賭後才得以重拾,但已為女兒留下許多後遺症。幸好黎太戒賭後,母女之情終於得以重拾。女兒亦決心努力修補自己,為自己尋找幸福的人生。

黎生不會忘記黎太沉迷賭博時,他常半夜驚醒,看到另一半不在,心裡擔驚受怕,擔心太太在外面因錢債而惹禍或遭不測:「那種發自內心的擔憂旁人難以分擔,亦難以言喻。後來解決了,放下了心頭大石,心裡感到很滿足,無法形容的感激。」

相關新聞 《與賭博拔河》六角對談賭博與賭徒微妙關係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