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80年
回溯救世军在港历史,早于1916年已有救世军军官在北京为当时数以百万计因战乱而无家可归的难民提供援助,其后迅速延展至全国各地,于1930年在港正式展开工作。1930年3月政府建议救世军在香港开设一所院舍,为有需要的妇女和女童入住。1937年救世军首次举行露天聚会,吸引了大批市民参加,同年在九龙城成立首个部队,即教会,翌年在湾仔设立首间小学。1940年代抗战时期,救世军更肩负起膳食供应及医疗服务,至1945年战事结束,救世军迅速重整其社会福利及宗教服务,继而开办学校、儿童院等。50年代难民潮时,救世军更开拓多类型的社会服务及其他救援工作,为今日的模式奠定基础,服务单位分布港、九、新界各地。
每日服务超过3万人
救世军港澳军区总指挥傅三川上校在通讯中表示,为救世军在港80年表感恩,救世军由一个小小教会,发展到成为全港一间较大型、以教会为背景的多元化服务机构,服务范围遍及教会、学校、社会服务、紧急救援及灾后重建等工作。每日接受救世军服务的香港市民超过3万人,其中包括幼儿、儿童及青少年、长者和特殊需要人士包括露宿者、特殊学校、壁虎工厂及儿童之家等。
庆祝活动
救世军在港服务80周年庆祝活动于去年12月揭幕,于今年元旦沙田举行了800多人参与的大巡行,之后陆续举行多个活动,其中重要一环是于10月举办全球华人宣教大会,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救世军同仁聚首,了解救世军在港及华人社区的服务,并与各地华人研讨华人事工未来发展策略。会上研讨会讲员为崇基神学院院长卢龙光牧师以及林以诺牧师,还有男士大会、青年大会、妇女大会,以及大巡行和音乐会。此外救世军发动了祈祷链,为这次大会祈祷,为神赐能力筹办好这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