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兴会九]吴献章:放眼上帝赐予的舞台](/media/cache/img/0/64/6455sw_823w_486h_1x_1y.jpg)
港九培灵研经会第九晚的奋兴会上,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的吴献章博士以"属灵七千万"为题证道。经文出自腓立比书(1:20-21,2:1-5,3:8-14)。
今天罗马城外圣保禄大殿竖立起一个使徒保罗石像,身穿教袍手执圣灵宝剑和圣经,使徒保罗从前在这里写《腓立比书》。圣经历史学家表示欧洲的科学文明背后基础是基督教,不是佛教、不是道教、不是儒家。如果没有使徒保罗,福音就不会传到欧洲、不会有十三封书信、不会有欧洲的教会、不会有科学文明、不会有爱因斯坦、不会有乔布斯、不会有iphone。所以你用手机时,要记住使徒保罗这个人。
保罗写信给欧洲第一个教会腓立比,当时他被囚禁本应很忧伤,因为有福音的缘故,《腓立比书》变成充满喜乐的福音书。书中挣扎自己可能会死,可从死亡神学来讨论,从死亡角度来谈喜乐。 成为属灵富翁,因为有属灵七千万
1.千万记得人生乃是一条不归路
人生是直线,面对标竿直跑。死亡后就不会回来,绝对不是佛教的"圆",光阴一去不反复返。一个很简易而重要的原则,请问你从今天计起到你死亡的一天,哪一天你最年轻? 哪一天该照相,成为你在安息礼中放在台上的照片呢? 答案是今天。
我们生处香港这繁忙时代中一定要有"直线观":过去的我和将来的我不会一样,你明天一定比今天老,你的父母儿女会在总有一天离去,你的伴侣也不知能和一起你多久。如果你今日不奉献,生命越来越短,要等何时呢? 记住仅此一生的事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你不信耶稣的,还有等到何时呢? 明天不会永远是你的。 2.千万看重生命的亮度过于长度
《腓立比书》(1:20-21)"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显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 保罗若能再活长一点,就不只十三封书信,不只四次布道旅程,福音可传到非洲和亚洲,为什么保罗在谈死亡呢? 而且说"死了就有益处"? 中国人希望长寿,秦始皇半生寻找长生不老药。中国人盼望长寿,保罗就相反谈死。他说死了后回到耶稣身边就好得无比。 基督教不是反对长寿,圣经教导我们要跟著神的时间表来运作。《传道书》提到生有时死有时。圣经要你活长些,是为了亮度。因为亮度比长度更重要,"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耶稣基督是所有宗教领袖中最短命的,只有三十三岁半。林肯说得对:"文章的好坏不在乎长短。" 有一位校长,曾经是中华福音神学院的董事,他在台湾建立阳明医学院,将美国的医生带来台湾培训,教授新一代的医生到乡镇行医治病。后来他得到脑瘤,得到这重病你必定会难过,但校长有反向的思考,当所有家人学生朋友来探望他,他就将病床变成讲台,病房变成布道会场,任何人来都传福音给他。他在病床到死之前,一个一个带领亲人朋友信主,人数比他健康在生时还要多。要为生病感恩,你的亲朋好友都来了,传福音就开始你人生的下半场。 英国有一位诗人的两句诗令吴博士很深刻。"你死去的那一天,不是你最重要的一天。你活著的每一天,才是你最重要的一天。" 3.千万不要撕裂基督合一的心肠
《腓立比书》(2:1-5)"所以在基督里若有甚么劝勉、爱心有甚么安慰、圣灵有甚么交通、心中有甚么慈悲怜悯、你们就是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耶稣基督在地上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建造"辛苦"。不要成为神的敌人,不要伤害教会、不要分裂教会、不要抢走基督和辛苦之间的爱。有人愿意唱诗、有人愿意在讲道、有人愿意服侍上帝,你要为他们祷告,不要用律法主义来指指点点。当你读教会历史时要留心,教会历史其实就是教会分裂史。从前洗礼可分裂教会、分饼可分裂教会。现在灵恩可分裂教会,都不适合的。灵恩的激进好容易变成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变成异端。 打好教会长执同工人际关系三大原理:
(1)战壕原理: 防空洞原理,意思是当防空演习时,替你的弟兄姐妹牧师同工挖一个洞,好让他们安全藏身。 (2)锤头原理: 不要用锤子击打别人头上的一只苍蝇,这原理用在夫妻、两代、同工。 (3)烧烤原理: 莎士比亚说:"将烧敌人的火烧得太旺,最终会烤死自己。" 耶稣给我们一个命令就是彼此相爱,爱你的教会。不要忘记,不要中撒旦的计分裂教会,不要撕裂基督合一的心肠。 4.千万要有永恒的价值观---爱所当爱
《腓立比书》(3:8)"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著基督。" 价值观是比较出来的,比较哪一个较值得。"认识至宝,丢弃万事",这就是眼光。"有眼光的人看永恒,无眼光的人看短暂。"乔布斯没有眼光,他有一句话:"在死亡冲刷下,只有最真实的东西才会留下。"他认为最真实的东西不是永恒,找错了信仰。他死后留下一大笔遗产给儿女,他不像比尔‧盖茨留下四佰亿美金帮助贫穷人。苹果牌的员工就知道,他们喜欢现在的老板多过乔布斯。他只是苏东坡词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古人物。" 一千万有多少个零? 答案是七个零。七个零与七个灵魂哪一个重要? 不要为七个零的一千万薪酬金钱舍弃七个你亲友无价的灵魂。钱币上有该撒的像,人生上有上帝的像。把你的钱交给该撒,把你这个人奉献给上帝。 5.千万要有清楚的救恩论
《腓立比书》(3:9)"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不是因律法而得的义,是因信神在基督里面被称为义。这个议题对新约学者来说是最热门的,称为"保罗新观点"。有第一个要点: 不要将福音贬化成道德劝说。道德劝说是什么呢? 都劝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需要做的,却没有"格物"、"致知"在基督里得救。先有"BEING"跟耶稣的关系,先有"格物"、"致知",先有生命改变,才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有加拉太书,有罗马书,因此就有雅各书。"Being With God"就会"Doing For God"。但不可以将"Doing For God"变成你得救的关键。 就算你做了多伟大的事情,不要忘记你是一个罪人。吴献章博士笑谈自己名字的台语读法为吴献章---"无限脏",训诫自己就算你如何懂讲道写书,都仍然是个罪人,需要基督的宝血拯救。 6.千万要常有神圣的不满足感
《腓立比书》(3:11-13)"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这不是说、我已经得著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稣所以得著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 保罗不满足的是什么? 因为保罗在囚牢中,他关心帮助建立好腓立比教会。或者可从罗马监狱放出来,继续布道旅程。神赐他大限,但保罗仍想在死期前多为神事奉。摩西在西乃山向神呼求,让他把二百万受苦的同胞从埃及拯救出来,这个叫雄心。 有一个宣教士,到了一个蛮荒的世界一个岛上传福音,死了之后墓碑上刻著"这个人到我们岛上时,岛上没有一个是基督徒。这个人死了之后,岛上没有一个不是基督徒。"岛上全部人都信主。吴博士将意思解释为,你嫁入这家族或进入这公司时,没有一个家人同事信主。当你死了或离开公司时,全个家族全间公司没有一个人不信主。活著的时候不满足,盼望上帝多用我一点。 三国时代是谁打败蜀国的刘备、关羽、张飞、孔明等这么优秀的人? 不是周瑜,不是曹操,也不是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答案是阿斗刘禅,刘备的不才独子。香港的教会不想被打败,我们的下一代是重要的,老牧师要带领年轻的传道人,年轻的传道人带领更年轻的同工被上帝使用,否则教会就会断层。我做教育的工作,就是有希望下一代的比我更好,所以香港千万不要训练出阿斗。 7.千万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看所当看
《腓立比书》(3:14)"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著标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保罗蒙恩之后马上预备自己成为传道,在路上遇见神。"主呀! 你是谁? 主呀!我该作什么?"认识耶稣的神学问题就变成伦理学问题。垂直面认识耶稣,水平面顺服,上帝为保罗预备舞台,之后四次旅行布道,最后一次在罗马写信给腓立比教会。保罗心中只有一件事,就是向外邦人宣教,就是上帝给他的舞台。如果你发现这舞台不适合你,建议你尽快"转台",转换到上帝用你的跑道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谁结束的? 是制造这两枚原子弹背后的科学家——犹太人爱因斯坦。犹太人在1948年在以色列复国,本来找爱因斯坦来当第一任的总理,但他拿著聘请书,完全不放眼在三四年的以色列总理,他放眼在他研究出来流芳百世的物理方程式。他有舞台的观念,他知道这个是上帝量给他的舞台。
(本报推出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专题,每日即时更新,与信徒一起回顾每堂讲道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