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 > 書刊
《劍橋基督教史》第四卷中譯本面世 揭中世紀西歐基督徒生活
2022年12月05日06時00分 上午 Posted.
 | »《劍橋基督教史》第四卷中文譯本。 |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劍橋基督教史》(Cambridg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第四卷《中國基督教研究》中譯本,全面討論中世紀晚期(約公元1100年至公元1500年)西歐基督徒生活的組織、行為和經歷。
《劍橋基督教史》經歷4年翻譯而成,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人員承擔,翻譯團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國內各高校研究機構30餘位學者組成。 鑑於歐洲於中世紀初期形成複雜多樣的基督教文化,從公元1100年左右開始,封建王公、社會主要派系和智者共同構成基督教社會中一個多元、複雜、不斷變化的群體。 書內全面討論中世紀晚期歐洲基督徒生活的制度、實踐和經歷,為這時期神職人員對神父、主教和教皇的角色新增理解,並對培訓平信徒有了嶄新、原創的想法。
對於普通人來說,教區宗教活動是他們生活的中心,但許多人尋求其他方式來豐富他們的基督徒生活。在富有魅力的牧師的領導,世俗統治者的支持,改革和復興的浪潮周期性地席捲歐洲;同時,基督徒經常在自己的地區和邊界內面臨與非基督徒的衝突。
《劍橋基督教史》涉及上述相互關聯且複雜的歷史過程,作者米里·魯賓(Miri Rubin)為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中世紀史教授。
《劍橋基督教史》共九卷,提供完整的按時間順序描述基督教發展,從基督時代到今天各個範疇:神學、社會、政治、地區、全球。
出版該書系,目的是將把教會的制度歷史與系統神學和應用(牧養)神學研究聯繫起來,並將涵蓋流行的虔誠和基督教信仰的非正式表達,以及更正式的表達。基督教形成、崇拜和奉獻的社會學將被置於廣闊的文化語境中,並適當關注靈性問題和基督教發展的精神內容。
這不僅是一部西方基督教的歷史,而且關注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基督教與印度教、基督教與猶太教之間的關係。九卷中的每一卷都將在各自的時期內作為獨立的貢獻而具有價值,《劍橋基督教史》將成為這個時代的主要學術參考著作之一。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