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 > 藝術
第三屆基督徒藝術雙年展揭幕 盧龍光牧師:疫境看到美
2022年12月28日08時14分 上午 Posted.
 | » 嘉賓剪綵/合唱團及歌唱家獻唱/藝術作品《窮人的資產》、《布傘的祝福》及其他。(圖:基督日報) |  | » 嘉賓剪綵/合唱團及歌唱家獻唱/藝術作品《窮人的資產》、《布傘的祝福》及其他。(圖:基督日報) |  | » 嘉賓剪綵/合唱團及歌唱家獻唱/藝術作品《窮人的資產》、《布傘的祝福》及其他。(圖:基督日報) | 第三屆「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基督徒藝術雙年展12月24日在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揭幕,展出49位藝術家的作品,計有裝置、針織、繪畫、書法等。開幕典禮另設音樂會,來自香港男女子的中學生、兒童合唱團、歌唱家分別獻唱聖誕頌歌,藝術混和音樂讓人疫境看到美。 開幕典禮由中華基督教會望覺協和堂主任牧師梁遠耀致詞,音樂會計有聖傑靈女子中學合唱團、英華書院合唱團及弦樂小組、循道衞理聯合教會香港堂兒童合唱團、男高音陳漢強演繹各類歌曲。 疫境看到美 基督徒藝術內容深廣 隨後,藝術展顧問團相繼上台分享,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盧龍光牧師認為,疫境可看到美,中國人和華人基督教會慣常用說話講道理,藝術卻發揮美的作用,而這份美帶到基層學生當中,聖誕節紀念耶穌降生,但耶穌來到世上沒有人迎接,在馬槽卻展現出祂的美,願我們的生命也有這份美。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葉菁華,解釋基督教藝術和基督徒藝術的分別,基督教藝術一般取材於聖景、十字架等,較接近聖經的題材;但基督徒藝術取材範圍更廣闊,未必直接採用聖經的材料。他並且引述存在主義神學家田立克對藝術的見解,畫的形式可以有很多題材,例如耶穌為門徒洗腳、風景畫、人物展現藝術作品;內容卻要能表達出有深度,例如複雜的人性、上主留下世界的足跡,這未必與基督教有關係。
香港藝術動力會牧梁友東表示,基督徒藝術雙年展主題「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來自詩篇8章1節,聖經用具體形象表達祂的心意,例如透過文藝、戲劇、世情表達基督的真理,藝術家好像代言人,藝術宣教向世人宣示神的信息。現今藝術家透過不同的媒體傳播藝術作品,如關愛受造世界網絡平台,他們成為時代的先知,將神的名字傳播讓人稱讚。
資深藝術家梁以瑚自稱只是藝術工作者,是神的僕人用藝術為祂工作,四十多年來用藝術帶到不同的地方,用音樂、舞蹈、話劇、畫作,甚至煮食進入不同的社區服侍受傷的人,讓他們通過藝術的創作找尋自己、希望,與不同的人結連,這是藝術最重要的本份。
藝展標誌喻表上帝給人創作能力
香港藝術動力會長、策展人周文志表示,基督徒人口低,基督徒藝術家是少數之少,今屆有49位藝術家參展,不介意少數觀眾群體,作品對象甚至是未信的人希望產生影響。藝術家們用工餘時間創作,懷著一份激情,透過藝術作品表達上帝的恩情,相信是神所喜悅的事。
周文志並介紹基督徒藝術雙年展的標誌,右邊是上帝的手、左邊是亞當的手,中間是「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的圓球標誌,海報創作意念來自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米開朗基羅的名作《創造亞當》。喻表上帝在創造人之先已經創造大地,給我們有創作能力,轉化為宣教。在聖誕節,二千年前天使報佳音宣佈耶穌將會降生,賜平安給世人,今天同樣將這份平安給我們每一個人。
香港三福董事會主席李鴻標牧師帶領會眾以歌聲作結束祈禱,歌詞反覆強調,「關關難過關關過,領受祝福氣」,以此來祝福會眾;他又用歌差遣49位藝術創作者,但願他們以諸般智慧傳揚耶穌的祝福。
作品介紹:《窮人的資產》、《布傘的祝福》
今屆藝術作品有裝置、針織、繪畫、書法等。梁友東牧師的《窮人的資產》用紙皮和相片組作為媒體。作品描述香港貧富差距極大,有140多萬人生活於貧窮線下,根據聯合國的定義貧窮包括失去生活保障、應有的權利等。貧窮源於人類貪婪導致社會不公平,資源分配不均勻。該作品把紙皮箱層疊起來,貧窮人生活寫照的相片貼在紙皮箱外,讓觀賞者對他們的生活有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
另一作品《布傘的祝福》,黃喜蓮創作,選用膠雨傘、布料、布料顏色。作品描述雨傘除了可以遮擋猛烈陽光,也可以防雨水濕透,把傘同行象徵關懷和守護祝福身邊香港的「您」。布料下膠雨傘除了有手繪刺繡和針黹的手作,也繫上四個不同的布袋,布袋可以承載和收藏,象徵天父的蔭庇包含額外的溫情和驚喜。
第三屆「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基督徒藝術雙年展於2022年12月22日至2023年1月1日展出,地點: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