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中國福音事工:合乎聖經之本色建設

中國福音會在賓州韋敏斯德神學院主辦的「城市化與中國教會」系列研討會第三次聚會於9月24日召開。這次研討會的主題是「城市化中國的福音事工:合乎聖經之本色建設」。 中國福音會會長李錦綸牧師在其主講的「中國神學建設初探」中,與會衆分享了位格神學及其與中國未來的關係。他指出,受到馬列主義影響的中國社會,失去了尊重人、了解人的精神,實際上成為盲目追求社會發展的犧牲品。人是有位格的,而不僅僅是物質存在。他引用彌迦書6章8節的經文:「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行」,盼望中國社會更加尊重人的存在,彰顯社會公義。他又鼓勵基督徒不要只是停留在自己的信仰中,而要成為促進社會平安、公義的力量。 中國福音會總會基督教與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呂佩安先生則分析了「中國教會的獨特處境」——中國教會怎樣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形成,海外信徒又應怎樣認識、如何幫助他們。 中國福音會宣教士陳鴻瑋先生則指出,1985年,全中國大約有8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但到了2005年,這一比例已經下降到50%,近半中國人已生活在城市。隨著這種社會形態的改變,主要在農村形成和發展的中國家庭教會也需要發生改變。然而目前,城市裏的三自教會基本上只是一座教堂,事工空間很有限,無法為有需要的信徒或社會群體提供幫助;家庭教會也因為同工不足及安全方面的問題而受到束縛。陳鴻瑋先生呼籲北美華人信徒不只在經濟上為國内同工提供支持,更要幫助他們培訓、牧養更多的工人。 而身為ABC(America-Born-Chinese,生於美國的華人)的惠斯敏特神學院教會歷史教授Jeff Jue,也借助美國非裔教會本土化的經驗,結合西方新教簡史,分析在美國的亞裔教會以及在中國的基督教會如何能夠成功「本土化」。他說,教會能否健康成長,取決於能否衝破文化障礙、正面參與社會。 中國福音會聯絡同工表示,這次研討會可能是「城市化與中國教會」系列中的最後一次。而這系列研討會有一個共同的重點,就是對海歸基督徒的裝備:從如何帶領中國海外學人信主、如何培育、幫助他們成長、如何發動北美教會參與海歸事工等。因為他們相信通過更多身在國外、或從海外回國的信徒的參與,能夠帶給中國教會更多更強、更扎實的同工。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