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陌生人

一本新书《双胞陌生人》(Identical Strangers)有这样一个真人真故事;一对孖女伯恩斯坦(Paula Bernstein )和沙因(Elyse Schein)出生后即被故意拆散,交给不同家庭领养,直到2004年才得知对方的存在并首次见面,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令她俩被拆散多年的竟是一项名为"后天培 养与先天因素"的秘密研究计划,以了解分离生活的孪生婴儿,在不同环境中成长,会在发展上有何差异。 观乎历史,联合国巳于一九六六年通过《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其中第十条指出:"家庭为社会之自然基本团体单位,应尽力广予保护与协助,其成立及当其负责 养护教育受扶养之儿童时,尤应予以保护与协助。",而这对于一九六八年十月出生的孪生姊妹,竟还被有关科学家进行如此有违善良和家庭连结的实验,实在是骇人听闻!尤其 理应作为文明社会价值守护者的学术精英和学术单位,竟以科学研究的利益,而忽视和罔顾两位孪生姐妹作为家庭成员共同成长的自然和基本权利。 据报导显示,整个实验涉及的儿童其实达十三人之多,也许,正如不少论者指出,当代的文明和知识精英愈来愈将道德和伦理边缘化,以"效益主义/功利主义"至上,容易轻忽 原则、伦理乃至生命本体。这种世俗化观点(secularized perspective),将人类文明推至历史上其中一个空前的危机——一种多以实用主义、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考虑,忽略了 生命中德性、精神性乃至神圣性考虑的科技和科学文明(包括社会科学),置人类于一个疏离于自身和超越的状态中,或者,从生殖科技、复制人至今次拆散孖女事件,在在显示 出我们的科学文明,必需摆脱疏离於伦理道德的技术和实用主义心态,而作为具超越视野的基督教信仰,在协助社会大众作伦理思考时实责无旁贷。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