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60人出席座谈会。(图:基督日报)
在香港、台湾、日本等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地区,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养宠物,将"毛孩"视为家庭的一份子。然而到底动物是否有永生、能否上天堂、会否犯罪及是否需要救赎?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19日在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安素堂举办"宠物离世的神学及牧养反思"座谈会,邀请不同宗派牧者分享见解,约60人出席,一些参加者携同宠物参加。
圣公会池嘉邦牧师:宠物离世归回创造主
圣公会诸圣座堂堂牧池嘉邦牧师酷爱宠物,除猫和狗外,他亦饲养了不少青蛙、蛇、守宫、鹦鹉、刺猬。 他从创造神学角度,肯定宠物离世后将会上天堂。他指上帝所创造的"万有"包含动物,而《歌罗西书》指出"万有"皆与上帝和好;《启示录》更描绘"一切被造之物"都在永恒中颂赞神。故他认为动物离世后将归回创造主,享有永生。
他说:"宠物与人相处时彼此间有爱与感情,我们不应只关注宠物能否上天堂,更应关注在地上以上帝的爱善待牠们。"
循道卫理林津牧师:动物没灵魂亦没永生
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会长、本身饲养高加索犬的林津牧师则对"宠物是否有永生"持怀疑态度。他首先指出与人有根本区别——没有灵性。根据创世记记载,唯独人得到上帝所吹的气息成为有灵的活人。从宗教现象来看,不论种族或阶级,人类普遍有对上帝的探求。但相反,即使智商相当于八至十岁人类的聪明动物都不会表现出对神的探求。他反问:"你有没有见过动物敬拜神?"
林津牧师指出,动物行为基于天性,无上帝观念与犯罪意识,故不需救赎,亦无永生可言。然而,他亦提出神学疑问:若如启示录、以赛亚书经卷所记载,永恒中仍有动物存在,其形象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将如何界定?他认为永恒中的万物形象与关系将会转化,再不是从属于主人。"因此,我们应该更珍惜神所赐的礼物,尽心爱护在世的宠物。"林牧师说。
信义宗神学院何善斌博士:新天新地动物回归神创造时的样貌
信义宗神学院教授何善斌博士相信天堂存在动物,因为以赛亚书及创世记均描绘的新天新地是恢复创世时期伊甸园的状态,其中有动物存在,如"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牠们。"(赛11:6)他相信在永恒中,动物将各从其类,回归神创造时的样貌,能够自立生活,不再依赖人类喂饲,因此也不再是主人与宠物的关系。
教会办宠物追思礼仪助主人释怀
在牧养关怀方面,各牧者就如何透过告别礼仪安慰宠物主人提出具体建议。
池嘉邦牧师表示圣公会设有宠物追思礼仪。此仪式一方面让主人缅怀宠物带来的陪伴与喜乐,另一方面阐明离世是回归创造主的怀抱,透过将来在天家重逢的应许,帮助信徒得著安慰。他补充:"丧礼其实是新生命开始的庆典,物质生命虽已结束,却也意味著在新天地中生命将重新开始。"
对于动物离世所带来的不舍之情,何善斌博士说:"这是能够理解的,但应明白宠物已去了一个再无哭号和悲伤的地方,神让牠回归天性,在神与大自然中安享自在。"他鼓励饲主将对离世宠物的爱延伸至关怀其他同类动物,以延续这份情感。
林津牧师则建议更多关注主人悲痛背后的原因,例如宠物离世是否触发过往未化解的伤痛,并在此情况下提供适切的心灵支援。
座谈会主持、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灵康堂堂主任陈桥森牧师总结时表示,宠物离世的神学与牧养课题复杂,是次座谈会汇聚三大宗派牧者,分别阐述神学观点及牧养经验,带来深度反思与精彩讨论,并考虑未来或继续举办相关议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