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軍「快樂.兒動城堡」 兩個「不一樣爸爸」親述經歷

救世軍「快樂.兒動城堡」 兩個「不一樣爸爸」親述經歷
一班小朋友在「父親節鼓勵儀式」向父親們獻唱歌曲。
救世軍「快樂.兒動城堡」 兩個「不一樣爸爸」親述經歷
父親們在「父親分享環節」分享。(圖:救世軍)
救世軍於6月20日在黃大仙竹園南邨及北邨舉行「快樂.兒動城堡」節日文化之旅攤位活動,希望透過不同的節日特色攤位,加強老中青幼參加者之間的溝通,建立彼此的共鳴感。是次活動的服務對象為居住於黃大仙區家庭,共設計了8個以不同節日為主題的攤位供參加者參與。

適逢父親節10多個家庭的父親們亦帶同子女一起參加活動,一同擔當攤位義工,體現親子樂趣。攤位活動開始前,更舉辦了「父親節鼓勵儀式」及「父親分享環節」,藉此在社區中傳播快樂。於「父親節鼓勵儀式」中,多位小朋友為父親們表演及送上禮物,以表揚父親們對家庭的貢獻,肯定他們的角色。兩位父親更於「父親分享環節」,分享他們成為「不一樣的爸爸」的故事。

幾分鐘的約會 – 最快樂的「早餐時間」 阿德(父親) + 振希 (8歲兒子)

首次看到阿德和振希就知道他們必定是兩父子了,他們都有著健康的古銅膚色,圓渾的身型,爸爸有著「大肚腩」,兒子也不示弱的挺著「小肚腩」。 「寧願少睡點,都要多點陪伴兒子」 因工作時間的關係,很多時候只有爸爸阿德能夠帶振希外去玩樂。阿德坦言,即使有多疲累也希望兒子開開心心,過著快樂的童年。「我晚上七時返工,早上七時才下班,與妻子一起送兒子上學,再小睡片刻到下午三時多,起床接兒子放學。只要碰到兒子放假,我都寧願少睡點,都要帶兒子外出玩樂。」 阿德知道振希最喜歡踏單車和游水,除了到附近地方或游泳池外,還不惜山長水遠帶他到海灘、到大埔郊外,務求讓兒子體驗更多、經歷更多,讓兒子展現更多笑臉。「我不會買太多玩具給兒子,小朋友不一定需要物質,都可以好開心。帶振希多看點、多玩點,人都會更為開朗。只要我能夠安排得到,每逢假期我都會與兒子四處去,只帶兩支水就可以出發。」 阿德很珍惜兩父子相聚的時刻,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他回想振希讀幼稚園時,上午班於下午12時多放學,每天只能睡4小時,就要開始照顧他,那時比現在更辛苦,所以現在仍然堅持每天都會接振希放學。阿德和妻子上班時間互相交替,為了能照顧振希,夫婦倆總是堅持在每天重疊的20分鐘「早餐時間」一起吃早餐。只要有心,多忙碌也可以共聚。一家人每天雖然走著同樣的路,但看著振希一步一步的長大,快樂就常存心中。阿德沒好氣地說﹕「要去玩的時候就一定找爸爸,平時就只找媽媽!」看似埋怨的說話,卻看到阿德由心而發的笑容。

身教.心教

阿德初時帶著振希到中心參與不同的義工服務,探訪獨居老人,現在嘗試帶著兒子辦攤位活動,讓他多看多接觸社區的人和事,關心社會的需要。「參與探訪是希望他可以感受到關心身邊人,做喜動員協辦攤位是想參與社區活動,可以玩又可以幫忙。我參與其中,為兒子做個榜樣,而且一起去幫助別人更為開心和投入。」阿德認為沒有一起嘗試、一起參與就沒有共鳴感,需要用行為去教育下一代如何去「愛」,用心互相去溝通,建立父子情誼。

開心爸B 遠發(父親) + 錦恩(10歲長女) + 釲思(7歲幼女)

遠發說兩個女兒常常都覺得他十分長氣,喜歡說道理,但每次當他發表「偉論」時,兩個女兒就會輕托眼鏡,兩對圓圓的眼睛就會專心的看著他直至他發表完畢。「呢個係一個非常大轉變,以前其實唔係咁……」遠發笑著說。

「過於緊張」成為了三父女的一道厚牆

遠發回想當年兩個女兒年紀較小時,自己真的非常緊張和擔心,無論她們去到那裡,他總會看到「實一實」,怕她們跌倒、怕她們被帶走、怕她們被別的小朋友欺負。「過於緊張」終變成了三父女的一道厚牆。作為一個爸爸,他希望和女兒能愉快地相處,便改變自己的想法,重新建立和女兒的關係。為此,他和妻子一起反思如何處理,當他們發現女兒已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時,便慢慢懂得放手。「現在懂得放鬆,學習讓女兒們獨立面對事情,她們要長大,要自己懂得解決問題,才是最滿足的事。」他最喜歡女兒用撒嬌的聲音喚他「爸B」,「開心爸B」是他作爸爸很大的成就。

「遊戲讓我更了解兩個女兒﹗」

遠發覺得帶兩個女兒去玩耍的原因最初不外乎是「開心」、「健康」,特別是一些戶外活動。現在「玩」是他們一家人最開心的時間,每星期他們都會總動員出發,到香港不同的地方遊玩。「我們會去海灘游泳、去燒烤、露營、踏單車,或去打羽毛球,每逢放假就會外出。透過遊玩,令我更加了解兩個女兒的能力,陪著她們一齊「走」,一定好過幫她們「走」,否則她們永遠都不懂得怎樣「走」。

遠發更通過玩遊戲了解到兩個女兒有著不同的性格和特色。大女兒比較有自信,但同時有點自我,要多些提醒她學習體諒別人感受;小女兒做事有分寸,十分照顧別人,但比較多愁善感,容易令自己不開心,要多教導她正面對待事情及抱著樂觀的想法。這些都是他從與女兒玩耍的過程中領悟出來的。「爸B玩UNO」、「爸B玩飛行棋」、「爸B我地放假去海灘」、「爸B…」、「爸B…」……遠發更笑說「爸B」更是女兒被媽媽罵的時候的「求救暗號」和避風港。

這位「開心爸B」認為遊戲不只能增加親子溝通,讓他和女兒的關係更為親密,看到女兒快樂就更滿足。

救世軍「快樂.兒動城堡」

計劃運用「遊樂」作為一種共通語言,協助黃大仙區內的家庭解決日常所需,更聯絡不同年齡和界別人士成為「喜動員」,以愛心關顧有需要的兒童,並透過遊戲把快樂傳到社區。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