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逢父亲节10多个家庭的父亲们亦带同子女一起参加活动,一同担当摊位义工,体现亲子乐趣。摊位活动开始前,更举办了"父亲节鼓励仪式"及"父亲分享环节",借此在社区中传播快乐。于"父亲节鼓励仪式"中,多位小朋友为父亲们表演及送上礼物,以表扬父亲们对家庭的贡献,肯定他们的角色。两位父亲更于"父亲分享环节",分享他们成为"不一样的爸爸"的故事。
几分钟的约会 – 最快乐的"早餐时间" 阿德(父亲) + 振希 (8岁儿子)
首次看到阿德和振希就知道他们必定是两父子了,他们都有著健康的古铜肤色,圆浑的身型,爸爸有著"大肚腩",儿子也不示弱的挺著"小肚腩"。 "宁愿少睡点,都要多点陪伴儿子" 因工作时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只有爸爸阿德能够带振希外去玩乐。阿德坦言,即使有多疲累也希望儿子开开心心,过著快乐的童年。"我晚上七时返工,早上七时才下班,与妻子一起送儿子上学,再小睡片刻到下午三时多,起床接儿子放学。只要碰到儿子放假,我都宁愿少睡点,都要带儿子外出玩乐。" 阿德知道振希最喜欢踏单车和游水,除了到附近地方或游泳池外,还不惜山长水远带他到海滩、到大埔郊外,务求让儿子体验更多、经历更多,让儿子展现更多笑脸。"我不会买太多玩具给儿子,小朋友不一定需要物质,都可以好开心。带振希多看点、多玩点,人都会更为开朗。只要我能够安排得到,每逢假期我都会与儿子四处去,只带两支水就可以出发。" 阿德很珍惜两父子相聚的时刻,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他回想振希读幼稚园时,上午班于下午12时多放学,每天只能睡4小时,就要开始照顾他,那时比现在更辛苦,所以现在仍然坚持每天都会接振希放学。阿德和妻子上班时间互相交替,为了能照顾振希,夫妇俩总是坚持在每天重叠的20分钟"早餐时间"一起吃早餐。只要有心,多忙碌也可以共聚。一家人每天虽然走著同样的路,但看著振希一步一步的长大,快乐就常存心中。阿德没好气地说﹕"要去玩的时候就一定找爸爸,平时就只找妈妈!"看似埋怨的说话,却看到阿德由心而发的笑容。
身教.心教
阿德初时带著振希到中心参与不同的义工服务,探访独居老人,现在尝试带著儿子办摊位活动,让他多看多接触社区的人和事,关心社会的需要。"参与探访是希望他可以感受到关心身边人,做喜动员协办摊位是想参与社区活动,可以玩又可以帮忙。我参与其中,为儿子做个榜样,而且一起去帮助别人更为开心和投入。"阿德认为没有一起尝试、一起参与就没有共鸣感,需要用行为去教育下一代如何去"爱",用心互相去沟通,建立父子情谊。
开心爸B 远发(父亲) + 锦恩(10岁长女) + 𫟳思(7岁幼女)
远发说两个女儿常常都觉得他十分长气,喜欢说道理,但每次当他发表"伟论"时,两个女儿就会轻托眼镜,两对圆圆的眼睛就会专心的看著他直至他发表完毕。"呢个系一个非常大转变,以前其实唔系咁……"远发笑著说。
"过于紧张"成为了三父女的一道厚墙
远发回想当年两个女儿年纪较小时,自己真的非常紧张和担心,无论她们去到那里,他总会看到"实一实",怕她们跌倒、怕她们被带走、怕她们被别的小朋友欺负。"过于紧张"终变成了三父女的一道厚墙。作为一个爸爸,他希望和女儿能愉快地相处,便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建立和女儿的关系。为此,他和妻子一起反思如何处理,当他们发现女儿已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便慢慢懂得放手。"现在懂得放松,学习让女儿们独立面对事情,她们要长大,要自己懂得解决问题,才是最满足的事。"他最喜欢女儿用撒娇的声音唤他"爸B","开心爸B"是他作爸爸很大的成就。
"游戏让我更了解两个女儿﹗"
远发觉得带两个女儿去玩耍的原因最初不外乎是「开心」、「健康」,特别是一些户外活动。现在「玩」是他们一家人最开心的时间,每星期他们都会总动员出发,到香港不同的地方游玩。「我们会去海滩游泳、去烧烤、露营、踏单车,或去打羽毛球,每逢放假就会外出。透过游玩,令我更加了解两个女儿的能力,陪著她们一齐「走」,一定好过帮她们「走」,否则她们永远都不懂得怎样「走」。
远发更通过玩游戏了解到两个女儿有著不同的性格和特色。大女儿比较有自信,但同时有点自我,要多些提醒她学习体谅别人感受;小女儿做事有分寸,十分照顾别人,但比较多愁善感,容易令自己不开心,要多教导她正面对待事情及抱著乐观的想法。这些都是他从与女儿玩耍的过程中领悟出来的。"爸B玩UNO"、"爸B玩飞行棋"、"爸B我地放假去海滩"、"爸B…"、"爸B…"……远发更笑说"爸B"更是女儿被妈妈骂的时候的"求救暗号"和避风港。
这位"开心爸B"认为游戏不只能增加亲子沟通,让他和女儿的关系更为亲密,看到女儿快乐就更满足。
救世军"快乐.儿动城堡"
计划运用"游乐"作为一种共通语言,协助黄大仙区内的家庭解决日常所需,更联络不同年龄和界别人士成为"喜动员",以爱心关顾有需要的儿童,并透过游戏把快乐传到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