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与圣经

英国的小说家高庭(WILLIAM GOLDING),他得到了一九八三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自一九○一年诺贝尔奖颁发以来,他是第八十三位得主,这位出生在一九一一年九月十九日的文学家,他的故乡是在英格兰西南的高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服役于皇家海军,在服役期间,他曾参予诺曼第(NORMANDY)之役,击沉了德军的旗舰。这一段军中生活,大大的改变了他的人生观。他深深感受到黑暗的潜在势力,乃孕育了(LORD OF FILES)这部小说的素材。瑞典主持奖评的诺贝尔委员会,认为他这一小说语句明晰,叙述生动,对荒唐无稽、繁杂、邪恶的人类传统,他用新颖的笔调所写的故事,对今日人类有启廸的作用。 高庭说:"作家的责任是要从宇宙中取出一个模型或事物,使人认识最大的享乐不是情欲的爱,乃是要藉著文学的升华,使人了解自己的本性"。 他又说:"这些年来,人不了解自己的本性,人心里所产生的邪恶,彷佛蜜蜂产生蜂蜜一样,我认为任何一个人的头脑里,必定有愚昧与错误存在著"。 文学家的观察力是敏锐的,高庭在大学时主修科学及文学,在他教书、服役、写作……各种不同的生活层面所接触的人中,他深切的了解了人性。 的确,人犯罪都是由思想中一粒小小邪恶的种子萌芽而造成的。人自己的知识和聪明很难判断那一粒小种子会结出怎样丑恶而可悲的果子来。相反的,当邪恶的意念在作祟时,人却期望那种子会结出美丽、甘甜的果子呢?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受魔鬼的诱惑,而吃了禁果,就是因为听了恶者的花言巧语而堕落在罪恶中的。这真是人类的前车之鉴。 生活在这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中,从文学家的著作中,我们常常可以得到一些人生的启廸。多看著名的文学著作,能陶冶我们的性格。在西方,有很多文学家研读圣经,他们从圣经中得到了灵感而写出出色的著作。可见圣经的价值远胜过一般的文学著作。 在日常生活中,若是把圣经中智慧的话作为我们生活的准则,我们的人生就会减少许多痛苦。 诗人说:"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一:1~2) 这一段诗指出了人在思想上消极及积极两方面的路线。一个人怎样思想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在我们"思想的田园"中,让我们播下一些良善、圣洁、和平、喜乐的种子,常读圣经,常思想圣经中的真道,那些邪恶的思想就无机会活动,我们的人生就会有美果结出来了。 ***** 作者:俞敬群牧师,资深牧者,著名的华裔作家。他一生出版过十一本书籍,七次荣登世界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和谐之歌》为他最满意作品,被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收录。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