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sir—直播的另一面 編輯室 2010年10月1日星期五 上午9:09 刚刚的一个星期,对于香港来说肯定是悲伤的一个星期。马尼拉事件把整个香港也连系起来,似乎我们一同无奈、一同悲伤、一同流泪。无奈是一个拯救行动为何可以这样拙劣;悲伤是为何一家人开开心心去旅行,收场却是生离死别;流泪不是因为我们认识他们,而是我们的同理心和我们同是一个大家庭,流著同一个民族的血。 虽然悲痛,但我仍然想与一众学生DJ讨论这事件,我很想看看他们从这事件看到甚么?学到甚么?又可以怎样运用在通识教育之上。整个节目大家也非常沉重,每一位学生也分享自己在这事件的看法,大家觉得无奈之余,也反思到我们要珍惜生命、要珍惜身边的家人。他们也讨论到当面对逆境时,要尽量冷静,我们应要效法那位拯救了多一位小朋友脱离险境的机智母亲。 在通识教育中,其中有一部分是要学生思考传媒的角色与重要性,故在节目中我也有引导他们反思传媒那天的全程直播究竟是否应该和必要。初时三位中学生DJ也认为有必要,他们的理据是我们有知情权、大众也关心事态的发展,当几乎一面倒认为直播是必要和好事时,我尝试教导他们批判思考:真的有必要吗?当直播时全香港,甚至全世界在观看,全世界也"知情"时,又怎样呢?我们可以做甚么呢?除了骂和流泪,似乎甚么也做不到。我们或传媒有否想过,那天的直播有多少小朋友在家同步观看呢?传媒也不知道下一秒会有甚么事情发生,会更暴力吗?会更血腥吗?我们真的不能评估这样会对小孩子或有不开心经历的市民造成多大的长期影响和阴影,就如枪手倒毙半身跌出车门的一刻,连在直播中一直担任旁述的新闻报导员也未能反应,小朋友看到这血肉模糊的画面又会如何呢?讨论差不多到达尾声时,有一位准大专生DJ也坦言,她有一位朋友原本已是比较悲观的人,在看完那段直播后,低落的心情久久未能平复。所以,传媒在报导时,真的要想得更全面。 这么多的不幸事件,让我们在伤痛中经历了香港人的团结、让我们看到彼此关顾,我坚信生命无常,爱却常存。仍在黑暗的日子以及留医的香港家人,我们每一位也支持你们,盼望藉著香港人为你们送上的温暖,助你们尽快离开心中的黑暗。 吕宇俊 (吕sir)小档案 吕sir童年时充满埋怨,因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亲在他三岁时已改嫁另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综缓金过活。他自己也曾误入歧途,中二时加入黑社会,中五时更取得会考0分的成绩。但上帝没有离弃他,安排很多天使对他的扶助,他回到教会重拾书包发奋向学,重考会考考获19分,更顺利升读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一级荣誉毕业,毕业后再到香港中大大学完成道学硕士(M. Div)课程。在2006年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美誉。这几年更主动推动通识教育及理财教育,协助无线电视、香港电台、《都市日报》推动通识教育,也协助保险公司推行理财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这四年分别到教会、学校、各类机构分享讲座超过三千场。 (欢迎和吕Sir联络,电邮:principal@graceyard.edu.hk)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