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員表示,D型性格擁有兩種特性:第一,傾向出現負面情緒,例如憂慮、易怒和陰沉(負面情緒作用);第二,在社交活動中,傾向自我抑制及缺乏自信(社交壓抑)。具此性格特徵的人常對人懷有敵意、感到焦慮及態度消極。當他們面對壓力時,會作出過分的反應。另外,在群體相處時,他們會感到侷促不安和渾身不自在。
在西方國家,在患有冠心病人中有18%-53%患者同時具有D型性格。外國研究亦發現,D型性格者的心肌梗塞發病率會增加5至8倍,死亡風險則增加4倍。至於亞洲人口中,則尚未有相關的數據。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就冠心病患者同時具有D型性格進行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這些冠心病患者中,有31%具D型性格。
研究亦發現,D型性格會引發一連串不良心理及社交反應,而這些反應早已被確定為加速冠心病惡化的危險因素。 另外,具D型性格的冠心病患者中,有13%出現焦慮和43%出現抑鬱的情緒;相反,非D型性格的病患者則分別只有1.4%及17%。
此外,D型性格病患者出現較多神經過敏行為,及出現與壓力相關的徵狀如失眠、胃痛、背痛和頭痛。他們在與人相處上亦表現疏離及不合群。
基於以上研究結果研究員推斷D型性格對冠心病患者的神經荷爾蒙和免疫系統造成不良影響,令冠心病病情惡化;建議醫護人員為冠心病患者進行D型性格評估,作出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方案,亦可採用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心理治療及社交技能訓練,藉以控制冠心病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