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人數暴跌危中見機? 林以諾牧師籲積極為復興作預備

教會人數暴跌危中見機? 林以諾牧師籲積極為復興作預備
香港一間教會裡,信徒參加活動的情況。(圖:基督日報)
「沒有教會是完美的,但我們應該準備迎接這個大復興!」林以諾牧師近日在其言論頻道平台回應上月27日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發佈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結果。香港教會雖然人數暴跌、崇拜人數大幅減少、教牧同工與核心領袖流失等,他卻看到教會「危」中有「機」,認為要把握時機為復興作好準備。 根據「2024香港教會普查」,2019年有268,000人參加崇拜,而2024年這一數字大幅下滑至197,935人,減少了約7萬人,原因包括移民、網上參加崇拜、離世和流失等。林以諾牧師引述英國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17萬人港人移民英國,其中可能有4至5萬是基督徒,包括教會的中堅分子。教新的普查亦顯示,受薪教牧同工從4,252人下降到3,492人,減少了760人,當中可能包括退休、生病和死亡等原因。

核心教會領袖流失反思 林牧師認為這些數字值得反思並提出疑問:「為什麼在政治動盪的時候,教牧人員不是留守到最後一分鐘,而是拔腳而逃呢?」他引用使徒行傳,指出早期教會在受逼迫時,信徒四散,但使徒卻留在耶路撒冷。他認為:「今天教牧和中堅事奉人員的離去,可能是導致信徒對教會失去信心的原因。」

此外,參與事奉的人員也大幅減少,特別是35至44歲的核心領袖從21,828人大幅下降到10,612人。林牧師反思:「在危難中出走的人怎能被稱為教會的中堅分子?這與是否忠於教會無關,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經濟能力許可便選擇離開,導致領導層流失了這麼多人。」

但另一方面,參與事奉的義工人數大幅遞升,堂會之間的合作交流增多,從825間升到976間,堂會和機構的合作增加,繼續堅持扶貧關懷,這個數字「值得興奮」。 人心趨向靈性追尋:教會或迎復興浪潮 林牧師總結,這次的教會普查的數字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教會要從中看到未來的趨勢,尋找當中可能的機遇。他提到美國聖經銷量佔據書籍銷售第一位,這可能解釋人們經歷全球疫情之後,似乎失去了盼望,對政治領袖不再抱有期望,對經濟也沒有太高的期待。

他說:「似乎人心開始向著靈性和信仰的世界尋求答案。這是各國的大趨勢,這個趨勢讓人們對宗教和人生意義產生了熱切的尋求,想盡辦法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過去那樣拼命賺錢、存錢、環遊世界。」

最近還有緬甸、泰國等大地震等,這一切可能令很多人相信世界末日即將來臨,耶穌真的快來了而轉向信仰,為教會帶來復興的可能,「教會應該做些什麼呢?那就是準備好自己,迎接這個大復興。」

預備復興浪潮 裝備未來領袖

他又期盼教會能乘著可能而來的大復興浪潮,裝備好信徒成為未來的領袖,填補30至40歲流失的那一批教會中堅分子。他相信會有新生代出現,為社會和教會帶來希望。

因此,為留下來的信徒裝備、讓他們成為未來教會領袖是當前的重任。教會要為他們進行深入培訓,使他們在聖經知識裡作好準備,有能力去傳福音,更加懂得有效地為主作見證:「更重要的是,訓練這班人在未來日子無論任何危機都要堅守崗位,留守在香港為主作見證。」

林牧師語重心長的說:「沒有教會是完美的,但我們應該盡心、盡意、盡性、盡力去愛神,準備好自己迎接這個大復興!」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