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評論】聆聽天籟

【影視評論】聆聽天籟
August Rush海報。
【影視評論】聆聽天籟
August Rush劇照。
「聽! 你聽見了嗎? 那個旋律。無論我到哪兒都能聽見。 它在風裏,在空氣裏,在光線裏……它無處不在。 你只要敞開心扉。你只要……去聆聽。」 小男孩Evan能夠從掃過麥田的風裏,從顫動的樹葉上,甚至從萬籟俱靜中聽見美麗的旋律。他堅信他聽見的旋律是從父母那裏來的。跟著那個旋律,他踏上了尋親之旅……

一路上的「奇遇」,讓Evan結識了熱愛音樂卻一心想發財的流浪藝人Wizard,Wizard發現了Evan的潛力,給他取了新名字“August Rush”。從Wizard那裏,Evan第一次觸摸到了樂器起,男孩的音樂天才於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的展現出來……

最後,他站在了年度音樂會的舞台上,指揮自己所譜寫的交響樂。美妙旋律中,孩子與父母終於見面…… 整部影片給我最強烈印象的是Wizard和August的對比。Wizard和August一樣,是為音樂瘋狂的人,他也能聽見從上面來的旋律,他深信「在上面有一首絕唱,渾然天成,它由全宇宙的法所支配,是自然之聲,是能量之源……」,而且他相信「這首絕唱只有一些人能夠聽見,因為只有一些人在聽」。 然而他們又有不同:Wizard恨透了傳統的音樂教學,他認為那不過是「把古典的條條框框塞到人的腦子裏」,他拒絕教學對音樂的破壞。然而在另一面,他的音樂世界卻被金錢捆鎖,無價的音樂在他生活中變成了美元的交易。他叛逆地帶著音樂從一個牢獄中逃出,卻進入另一個牢獄——金錢。

August不同。連樂器都沒有碰過的他,駐足自然之中,亦像一個指揮家似的欣賞天籟,僅僅口哨聲、腳步聲,也成為他表達靈魂深處聆聽到旋律的工具;隨後,吉他、管風琴、交響樂……越來越複雜的樂器、技巧與學問,在別人,那是扼殺音樂的「條框」,而對於August,卻讓他越來越自由和充分表現出他一直追隨的旋律。——因為,他不是在「演奏」,他不是在「創作」,他一直在「聆聽」。 從影片中,我們看見了這世上不同人的靈魂狀態。有兩種人:一種聽不見真理的聲音,他們沒有聆聽,忙碌於外面的世界,卻連自己的靈魂也不曾安靜過,無論身在市井或是望族,他們在迷失與混沌中,最後連心靈的渴望也麻木;另一種人,能夠聽見真理的聲音。——但是,就在「能聽見」的人群裏,我們在Wizard和August的對比中看見:有人聽見了高尚的旋律,卻不願意摆脫低劣的生活方式,堅持用自己的方式,把真理用世俗的價值交換;而另一種人,聽見了,一直在追逐,不管環境、媒介如何,即便在釵h人都死去的體制下,也沒有被束縛,擁有真正的自由。 我們當深思:我是怎樣一種人?是否忙碌於世事,或是死在了信仰的條框裏?看這世界,許多人善於聆聽也已經聽見,卻渴望用他們的方式堅持著真理,他們抗拒聖經與教會,因為太多「法利賽人」讓他們覺得教會和聖經反而殺死信仰,然而他們的靈魂在苦痛與掙扎之中,最終仍被世俗吞沒。

聽見真理的聲音的人,你們不要懼怕,只要堅持聆聽的心,聖經和教會能夠讓你過一個真正自由的人生,讓你的靈魂所追逐的世界,清清楚楚的就像「面對面」一樣顯明出來。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