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宗教致函行政長官 要求改善教育質素 加強包含禮義廉恥有關教材,提高青年心靈素質 Carol U 2005年7月12日星期二 上午9:07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以下簡稱「六宗教」)7月6日致函香港曾蔭權行政長官,題為《對於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閣下施政理念的冀盼》,要求政府改善教育質素,關注青年的心靈建設,並就現行教育問題提出改善的建議。 「六宗教」包括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佛教、孔教和回教。其中基督教代表是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主席蘇以葆主教,天主教代表則是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主教。「六宗教」在信中表示對青年教育質素極爲關切,致力鼓勵青年人的心靈建設,現對賭風日盛和侵蝕青年人心智深感憂慮,故致函當局提供意見。 政府制定政策前盡量瞭解民意 信中首先指過去當局在施政上「似未經過充分深思熟慮,以致有決而不行,亦有過於急進,以致多爭論,多困難」,以教改政策為例,愈改愈亂,令人失望,令學校和教師苦不堪言。 「六宗派」期望政府讓適當人選擔任有關職位,並避免職位更換太速,政策不斷更改,令社會難以適應。希望政府制定政策前盡量瞭解民意,對弱勢社群及少數族裔貧困人士,多加關注。 重整教育內容 重視品德教育 「六宗教」繼續指出香港教育素質的問題——「學不能致用」,「人才難求」,「中英文水平大不如前」,「品德培育尤感不足」和「教育內容嚴重缺少修身教育」。今日社會品德素質低落的原因是「忽視歷久常新之聖賢教理」,「宗教精神有助於幫助人類發展內在美,推廣互助與和諧」,期盼特首「將重整教育內容列為重要施政綱要」。 對於最近教統局的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課程改革——將學生應考範圍擴闊和取消原有20多篇範文,「六宗教」建議政府保留部份必考範文,特別是「加強包含禮義廉恥有關教材,列為必修必考內容」,藉以提高教育質素,有助於促進社會安定和諧。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在1978年組成,聚集各大宗教領袖討論對社會及宗教融合上可做的工作、如何因應時代需求而服務社會、以及發出宗教界對社會的呼喚。 《對於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閣下施政理念的冀盼》全文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相關新聞: 香港六宗教領袖訪粵 促進中港兩地的交流(2005.04.13) 香港六宗教領袖促請政府加強監管網吧關顧青少年成長 (2005.01.26) 本港六大宗教領袖探討「新時代中的宗教修養」 (2004.11.2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