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宗教致函行政长官 要求改善教育质素 加强包含礼义廉耻有关教材,提高青年心灵素质 Carol U 2005年7月12日星期二 上午9:07 香港六宗教领袖座谈会(以下简称"六宗教")7月6日致函香港曾荫权行政长官,题为《对于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阁下施政理念的冀盼》,要求政府改善教育质素,关注青年的心灵建设,并就现行教育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 "六宗教"包括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佛教、孔教和回教。其中基督教代表是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席苏以葆主教,天主教代表则是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陈日君主教。"六宗教"在信中表示对青年教育质素极为关切,致力鼓励青年人的心灵建设,现对赌风日盛和侵蚀青年人心智深感忧虑,故致函当局提供意见。 政府制定政策前尽量了解民意 信中首先指过去当局在施政上"似未经过充分深思熟虑,以致有决而不行,亦有过于急进,以致多争论,多困难",以教改政策为例,愈改愈乱,令人失望,令学校和教师苦不堪言。 "六宗派"期望政府让适当人选担任有关职位,并避免职位更换太速,政策不断更改,令社会难以适应。希望政府制定政策前尽量了解民意,对弱势社群及少数族裔贫困人士,多加关注。 重整教育内容 重视品德教育 "六宗教"继续指出香港教育素质的问题——"学不能致用","人才难求","中英文水平大不如前","品德培育尤感不足"和"教育内容严重缺少修身教育"。今日社会品德素质低落的原因是"忽视历久常新之圣贤教理","宗教精神有助于帮助人类发展内在美,推广互助与和谐",期盼特首"将重整教育内容列为重要施政纲要"。 对于最近教统局的中学会考中国语文科课程改革——将学生应考范围扩阔和取消原有20多篇范文,"六宗教"建议政府保留部份必考范文,特别是"加强包含礼义廉耻有关教材,列为必修必考内容",借以提高教育质素,有助于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香港六宗教领袖座谈会在1978年组成,聚集各大宗教领袖讨论对社会及宗教融合上可做的工作、如何因应时代需求而服务社会、以及发出宗教界对社会的呼唤。 《对于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阁下施政理念的冀盼》全文 "香港六宗教领袖座谈会"相关新闻: 香港六宗教领袖访粤 促进中港两地的交流(2005.04.13) 香港六宗教领袖促请政府加强监管网吧关顾青少年成长 (2005.01.26) 本港六大宗教领袖探讨"新时代中的宗教修养" (2004.11.2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