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情緒困擾 學習腦筋急「轉台」

長者情緒困擾 學習腦筋急「轉台」
一眾長者學習如何處理情緒。(圖:聖公會福利協會)
早前,社會各界熱烈地陳述對發放新電視牌照的看法。姑且勿論最終結果如何,原來,收看電視台的概念也可以是處理情緒的方法之一!

三十二名患有抑鬱徵狀的長者,去年和今年參加由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臨床心理學家和社工帶領的「活得自在」的情緒處理小組,學習靜觀和「轉台」技巧,大部份長者的抑鬱徵狀有改善。此小組揉合了靜觀與認知治療的元素,訓練長者不再與令自己困擾的思想繼續糾纏,從而舒緩抑鬱情緒。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臨床心理學家陳凱昇表示,患有抑鬱的人士很容易會鑽牛角尖,自己過度且不自覺地專注於抑鬱的想法或片段中,因而令抑鬱情緒加劇。因此,長者需要抛開既定的方式,並學習一些簡單直接的技巧,以減輕情緒困擾。就如當你看着一齣電視節目,如果它令你感到不安,你會「轉台」收看另一個節目。

患上抑鬱的長者大多面對着孤獨感、身體疾患的困擾、照顧長期病患的家人所帶來的壓力等。他們缺乏動力,加上身體活動能力的限制,又或需要長時間照顧家人,令他們較難外出參與改善情緒的活動。另外,由於學習能力的轉變,長者需要簡單易明而又重覆的練習,方能掌握練習的方法。靜觀練習不單能處理以上的因素,而且,近年的外國研究顯示靜觀為本的治療能減輕現正患上抑鬱症人士的徵狀。所以,臨床心理學家嘗陳凱昇試將靜觀為本的治療應用於患有抑鬱的長者中,並驗證其成效。

減輕抑鬱的成效顯著

「活得自在」情緒處理小組是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的「百靈鳥」長者生命教育計劃中的一個部份。此心理治療小組揉合了靜觀與認知行為治療的元素。小組共八節,每周一節,每節一個半小時。在小組中,長者學習靜觀練習,例如察覺呼吸和伸展運動等,訓練長者將專注力有意識地帶到當刻的身心狀態中,放下頭腦的分析,不再與不快的思想或回憶糾纏,讓自己的心情安定下來。

另外,長者亦學習如何有意識地「轉台」── 例如:從「負面思想台」或「不愉快回憶台」轉去「呼吸台」或「家務台」等,停止鑽牛角尖,避免情緒困擾加劇。另外,長者在小組中亦學習察覺自己的情緒和思想,明白它們的互動關係和變化無常的特性。長者需要在家中練習小組所教授的內容,方能獲得最大的裨益。

參加者李伯伯表示:「呼吸練習幫助我平靜下來,不快思想減少了,自己變得不再經常緊張擔心。」 另一位參加者林婆婆認為「轉台」的概念易記易用,每當她感到不安,便會刻意提醒自己先轉到「呼吸台」,讓自己的心神安定下來後,才考量應對當前困難的方法。數據顯示,長者參與小組後,他們的抑鬱徵狀和負面思想明顯減少。陳凱昇希望將來有更多長者能於這個小組中受惠,讓他們的晚年能夠活得自在。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自2005年開始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於協會轄下共10間直屬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聯合推行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百靈鳥」長者生命教育計劃,旨在透過社區教育、治療小組及個別輔導等,從預防、支援及治療三個介入面,讓長者及社會人士認識晚年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促進長者建立積極及正向的人生觀,鼓勵社區互助及關懷有需要的長者,亦識別受情緒困擾的長者以提供及時的支援。歡迎到協會所屬地區之中心或致電2333 1854查詢。

長老情緒狀況指標

如果長者發現自己有下列的情況,持續最少兩星期,且影響日常生活時,可以考慮尋求專業人士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

 抑鬱、暴躁或焦慮  對事物或嗜好失去興趣  睡眠困擾  容易疲倦,失去活力  胃口不佳或進食過多  記憶力差  集中力差  原因不明的身體不適或痛楚  孤僻,不願參與活動  過份內疚或自責  自殺念頭或行動

(文章由聖公會福利協會提供)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