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环保是一种宣教-莱特

作者: 莱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 将来必有许多基督徒关怀受造界,认真看待自己对环境的责任。然而,目前关注此事的基督徒还不够多。届时,他们将尽可能选择可持续的能量形式、关掉没使用的电器、尽可能向拥有健全环境伦理的公司购买食物、商品、服务。他们参加环保社团、避免过度消费、制造不必要的垃圾,并尽可能循环再利用。诚愿这样的人数不断增长。 然而,比较少基督徒(目前还是少得可怜)把环保纳入他们的圣经宣教观里。 更少人把积极的环保行动视为自己个人和特殊的宣教使命与呼召(不过,可喜可贺的是,这些人愈来愈多)。拥有明确基督教环保议程的机构"磐石"(A Rocha)于一九八三年成立于葡萄牙,如今已在世界各大洲运作。他们的神学强有力地认定,他们的工作不仅是圣经托付的,也是基督教宣教大使命中,正当且根本的层面。 杜普瑞兹于一九九一年的一篇文章开宗明义说道:"近年来,我愈来愈相信,地球(和全宇宙)的公义是教会宣教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我个人也有此信念。 然而,环保是否真的是教会宣教使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除了本章之前详细针对圣经神学的讨论外,让我再提出数点,解释我为何认为源自神的使命此一圣经宣教神学必须包含生态领域,并视实际的环保行动为基督教宣教范畴中的一个部份(这是我在书中尝试阐明的)。 环保是今日世界的当务之急。这点还需重复吗?只有顽固地蒙蔽自己心眼,比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更糟的人,才能忽略环境受破坏及受破坏之速度愈来愈快的事实。我们可以列出一箩筐令人沮丧的事实: ◆ 空气、海、河、湖、巨大含水石层的污染 ◆ 雨林和许多自然环境的毁灭,对赖以生存的生物造成严重影响 ◆ 沙漠化及土壤流失 ◆ 生物——动物、植物、鸟、昆虫——绝种。地球赖以生存的生物多元化严重被削减 ◆ 一些物种因被猎取而绝种 ◆ 臭氧层消耗殆尽 ◆ "温室气体"增加,全球暖化 这一切都是牵涉庞大、彼此息息相关的未来损失与灭亡灾难,影响全球的人类与非人类生物。对此事漠不关心的人,若非极度无知就是毫无责任感、冷酷无情。 过去的基督徒总是会直觉性地关注每一世代的燃眉之急与重大课题,并且正确地把它们纳入宣教呼召及实践的整体概念中,包括疾病、无知、奴隶制度及许多残酷不仁的剥削形式。基督徒维护寡妇、孤儿、难民、囚犯、精神失常者、饥民——近年来,许多基督徒也委身于"使贫穷成为历史"的工作。 如今面对地球受苦的事实,我们必须反思,神自己会如何回应人们滥用祂所造的世界,会如何让这件祂所重视的事,也含括到宣教的使命里。若神真如耶稣所说的那么关心自己创造的世界,知道麻雀何时掉在地上,那么根据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又该对这个世界表达何等程度的关怀?当然,耶稣说这话的目的是为了衬托出神对自己孩子更大的关怀,然而因此就认为"神对我们的眷顾既超越对麻雀的眷顾,我们无须关心麻雀"或是"因为我们比牠们更有价值,牠们就完全没有价值",是完全曲解了圣经。 不过,我们对受造界的关怀,不应只是对愈趋严重的问题作出负面、审慎、防范性的反应。我们还需要更积极的原因。 环保源自神的爱与对神的顺服。首要和最大的诫命是"爱主你的神"。在人类的经历中,爱某个人意味著关心他的东西。摧毁某人的财物与爱他的宣称格格不入。我们已经看见,圣经如何强调这世界是神的产业──或者用更明确一点的说法,圣经认为这个世界属于创造、救赎、继承它的基督。为了基督的缘故好好照顾这世界,肯定是所有神的子民受吩咐、爱祂的一个基本层面。一些基督徒声称爱神、敬拜祂,是耶稣的门徒,却丝毫不关心祂所拥有的地球。这令我大感费解。他们不但不理会地球所遭的滥用,自己浪费资源、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更使自己成了滥用环境的一份子。 耶稣说道:"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十四15),这句话和祂所说的许多话一样,呼应了申命记中实际的伦理委身。主的命令始于照顾地球的基本创造使命。顺服这命令是我们人类宣教使命与责任的一部份,和其他神创造世界时纳入的义务与责任(如遍满这地、依循工作与休息的节奏、婚姻)一样。 成为基督徒不表示我们不再是人。独特的基督教宣教使命也未否定我们身为人类的使命,因为神要我们像为这个信仰负责一样,为身为一个人类来负责。 因此,身为基督徒人类,我们有双重的义务积极参与环保。这是爱神、顺服祂的基本层面。 创世的叙述委任人为受造界的总督。他们受托照顾神的产业——也就是神的爱要向世人(不管人对祂有何看法)及一切受造生物及非生物(不管它们能否对祂有任何看法)彰显的领域。这不仅是邀请,也是宣教使命:去照顾我所创造的一切,因为它是我所爱的。因此,我认为上帝所颁布的第一项宣教使命,正是创世记一28要人在全地行使主权的命令(mandatum dominie terrae);我们有照顾世界的职责。 环保:履行我们对世界的祭司与君王职份。 毕尔(Greg Beale)说得很有道理,他认为,旧约的会幕/圣殿与以下两点有神学联系:(1)创世叙述的伊甸情景,(2)全宇宙藉基督恢复为神居所的情景。圣殿是原初创世实况以及全新创造的缩影,在这两者中,神都住在世上,视之为祂的圣殿,人类则以受祂委任的祭司身份事奉祂。 创世记一至二章以君王和祭司的措词两次记载神托付人的使命:人类必须治理其它受造物。除此之外,神把亚当置于伊甸园,则是要他"修理,看守"。毫无疑问地,治理就是君王的职份,事奉及照顾则是祭司在会幕及圣殿的主要职份。 因此,人类与地球的关系结合了君王与祭司的职份:治理与事奉。这是典型的圣经组合,在基督身上,我们更是看到这个完美的祭司与君王身份,如何被赋予最完整而丰富的意义,成为我们的典范。除此之外,这也是我们在新世界里要恢复的角色──启示录一针见血地指出,因著神的羔羊在十字架上的工作,人类不但得救,也恢复在地上的君王与祭司职份,虽然仍然必须俯伏于神之下:"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权"(启五10)。 因此,从创世及末世的角度来看,环保及环保的行动是我们宣教使命的一部份,因为它是我们恢复人类应有地位与责任的一部份,是不论按著神原先造我们的心意,或是按著我们将来完全得救时的样式,都该去做的事。大地在等待其受委派的君王与祭司显现——俯伏于基督主权之下得救的人类。我们现今的行动正预告了这最终极的目标。 环保考验我们的宣教动机。一个贯穿本书的论据是:我们的宣教观若只是从人类的需要与人类做的事开始,这样的宣教观是有缺陷的──而停在那里结束,更是加倍的不足。不过,这个观点并没有否定源自人类需要的各种宣教动机。 其中一个强烈的动机是对人类罪恶实况的布道回应。我们知道人在神的审判之下,处在罪恶使人孤立的黑暗与迷失之中,而这件事也常常激励我们把神藉著基督为罪人所行之事,以及祂那十字架与复活的好消息带给他们。除此之外,另一个强烈的动机,是对人类需要的实况——人类光景中一切支离破碎的物质、思想、情感,与社会层面——的怜悯之情,因此,我们受激发在这一切领域中藉著医药、社会、教育、经济行动处理罪的毁灭性效应。本书第八和第九章便为了这整全的宣教观辩护,并且指出我们为何必须视基督的十字架为一切层面的核心。这些都是正确、合圣经、效法基督的宣教动机。 不过,我在本书也一直认为,圣经宣教神学的终极起点与终点必须是神自己的宣教。"神整全的话语"是什么?整个历史中,神所委身的总体宣教使命是什么?毫无疑问,这不会仅只包括了拯救人类,一定也包括了拯救全受造界。本章的末世论部份阐明了这点。神正藉著改变、更新受造界来创造新世界。祂更新的方式类似祂儿子的复活──这新世界是祂得救子民复活身体的居所。 因此,整全的宣教若只涵括人类(即使整全地涵括人类!),认为基督流出的寳血,并不触及其他受造物与神之间的和睦(西一20),就不是真正整全的宣教。回应了神的呼召,透过在生态项目中服事非人类的受造物来事奉神的基督徒,将会进行一种特殊的宣教。这种宣教在神宣教使命的广泛架构中,占有非常恰当的一席之位。他们意识到神对自己所造之物的心意,并渴望对此作出回应,由此构成了他们的动机。参与环保的基督徒绝非不关注人类的需要,反之,根据我的观察,基督徒对非人类受造物的善良态度,甚至会使他们更加关注人类的需要。 环保是教会的先知性契机。基督徒有时担心让"世界设定议程"——即,我们只不过在回应世俗关注的变幻莫测潮流。当然,环境课题肯定是今日世界非常担忧的事项之一──若对西方青年进行调查,将发现地球的生存成了他们最为担忧的课题。但是,教会也有使命,必须回应世界在任何时代所面对的实况及挣扎。旧约先知探讨当代的实况,耶稣也是如此。正是他们对世界问题带来冲击的效应,才使他们变得不受欢迎。 如果教会能够意识到,以圣经的资源及异象来面对生态危机,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那么有两大(肯定还有更多)意识形态,就是我们一定得面对的宣教冲突。 1.破坏性的全球资本主义及其根源——贪婪。全球资本主义那永不满足的需求,肯定是当代造成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贪婪是一种偶像崇拜,而贪财是万恶(包括此恶)之根的圣经真理,并不仅止适用于私人领域。人的贪婪包括: ◆ 不计代价地获取矿物及石油 ◆ 为了吃肉把土地用来饲养牲畜 ◆ 杀害稀有动物及鸟类,以满足人类在服装、玩具、装饰品、情欲方面的猥亵潮流 ◆ 以商业或旅游的名义,剥削脆弱及无法取代的自然环境 ◆ 操控市场使剥削者以最低的成本生产货品,却使受剥削的国家和人民付上惨痛代价 教会若要参与环保课题,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对抗贪婪及经济的势力、抗衡利益及政治机制、意识到这里涉及的不单止是善待动物及人类。教会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坚固其论据,也必须愿意踏上漫长、艰辛的旅程,在堕落的世界中,像为著其他宣教领域一样,为了环保进行公义与怜悯的奋斗。 2.泛神论、新异教及新时代灵性。奇怪的是,我们常常发现,深受这些泛神论、新异教及新时代运动哲学吸引的人,对自然界总是非常热诚,虽然源自一个非常不同的角度。因此,教会在进行其宣教使命时,必须见证世界属于主的这伟大圣经宣告。这世界并非盖亚或是大地之母,并非可以自我维持、有感觉的生物。它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我们不应该敬拜、惧怕,甚或太过"爱"它,以致篡夺了那位有位格的创造永活真神,其独一的神性。因此,我们的环保宣教使命并非浪漫或神秘的。我们并未蒙召与"大自然合一",而是把照顾地球视为爱和顺服创造及救赎主的行动。 因此,教会正面对著一个尖锐的先知性事奉与契机──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似乎仍未能领悟到这一点("磐石"等组织是少有的例外)。基督徒比较倾向于被视为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过于被视为这方面的佳音使者。 环保体现了圣经公义与怜悯的平衡观点。环保体现了怜悯,因为神创造的世界,本质上就是无法感谢或回报的受造物,我们却愿意加以照顾,甚至付出无私的爱心。这一点彻底体现了真正合乎圣经及敬虔的利他主义。这反映了上帝之爱中的相同素质——不只是反映了神爱那些与祂为敌的不可爱人类,也更广义地反映了"耶和华善待万民;祂的慈悲覆庇祂一切所造的"(诗一四五9、13、17)。耶稣也以神对飞鸟的爱心眷顾及装饰花草之擧,说明祂对人类孩子更大的爱:若神如此细心怜悯祂的非人类受造物,致力于效法祂的人岂不更应该如此?"磐石"职员在他们的鸟环计划中眷顾每一只鸟儿时,下意识地落实著怜悯与关怀的举动,使我总是深受感动。如此对待神所创造的小动物,是非常温暖、有爱心、在我看来真正效法基督的态度。 环保体现了公义,因为环保的行动是维护弱者,免受强者剥削;维护没有自卫能力的人,免受强者欺压;维护受侵犯者,使他们脱离攻击者;维护哑口无言者,免受贪婪者粗砺的声音伤害。这些都是神秉公行义时彰显的属性。诗篇一四五篇用神供应所有的受造物(诗一四五13-17)来同时描绘神的公义和祂的慈爱。事实上,这首诗把神对受造界的眷顾,与祂解放自己的子民,为他们平反的公义之擧相提并论——因此使旧约的创造与救赎传统,得以结合在一种美妙的和谐之中。 怪不得旧约为义人下定义时,不是仅止于提及他对穷人和贫困者的实际关怀(这当然是其重点)。毫无疑问地,"义人知道查明穷人的案"(箴二十九7),不过,箴言的圣哲也很窝心地提到,"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箴十二10)。圣经的宣教与圣经的公义一样整全。 总的来说,"对生态的关注及明确的环保行动是圣经宣教不可或缺的恰当层面"这说法的根据是什么?上文已指出,这些行动: ◆ 是对迫切的全球课题作出回应 ◆ 表达了我们对创造之神的爱与顺服 ◆ 恢复了我们在世上的祭司与君王职份 ◆ 彰显及扩展我们的整全宣教动机 ◆ 是教会当代的先知性契机 ◆ 体现了圣经怜悯、公义的核心价值 这些要点皆依据于受造界在神眼中固有的价值,及神要我们像祂一样照顾受造界的独立宣教使命等论点上,而不是从行动带来的用或结果,如对人类的益处或布道的果效等因素来考量。 我们必须照顾地球,因为它属于神。这也是神的吩咐。单单这一点就已足够。 然而,我们既是这受造界的一部份,对受造界有利的事最终肯定也会为人类带来长远的益处(虽然人类眼前的需要往往不利于环境)。因此,环境与发展课题往往是息息相关的。此外,受造界所受的苦既与人类的罪恶有关,地球的佳音也是人类的佳音。福音的确是全受造界的好消息。 怪不得认真看待体现神对受造界的爱此一责任的基督徒,往往发觉他们在这方面的顺服给了他们机会,述说神对受苦及失丧者的爱。"磐石"的故事显示,这项运动的环保目标与行动虽有本身固有的圣经根据,神也会用行动来表达祂对人在这方面顺服的看中,藉著这类活动祝福及建立祂的教会。 真正的基督教环保行动事实上也有布道的果效。这不是因为它可成为"真宣教"的掩护,而是因为它在言语和行为上,宣告了创造者对全受造界无限的爱(这当然包括祂对祂所造人类的爱),也彰显了创造者为拯救受造界与人类这两者所付的代价。这行动是以下圣经真理的宣教体现:主爱祂所造的一切。这位神如此爱这世界,以致不但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信徒,叫他们不致灭亡,最终更使天地万物藉著十字架的寳血与神和好。因为神在基督里叫世界与祂和好。 (文章节录自《宣教中的上帝》第十二章,该书曾获2007年《今日基督教杂志》宣教∕国际事务类年度好书奖)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