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新報告,2010年至2020年間,基督徒多數的國家數量有所下降,研究結果反映出全球脫離宗教日益增長的趨勢——特別是在傳統基督教國家。
該報告基於從廣泛來源收集的人口數據和宗教信仰估計,反映全球宗教變化的廣泛人口概況。
十年前基督教國家有124個,佔全球比例為 62%。截至2020年此數字有所下降。研究分析的201個國家和地區當中,120個國家和地區基督徒人口仍然佔多數,約佔所有國家的6成。
數據顯出雖然基督教國家在數量上仍然佔多,但其文化和制度影響力在一些地區正在減弱。
這種下降主要歸因於越來越多人離開基督教信仰,多個國家無宗教信仰的人口卻不斷增加,諸如英國、澳洲、法國和烏拉圭等國家在十年間不再是基督徒佔多數的國家,他們基督徒的比例下降到50%以下,而無宗教信仰者的比例則大幅上升。
截至2020年,烏拉圭成為美洲唯一一個基督徒佔多數國家,基督徒佔44%,然而其中52%人口自稱沒有宗教信仰。此外,英國、澳大利亞和法國則沒有任何一個宗教能佔多數,反之無宗教信仰人口接近或超過基督徒的數量,反映了世俗化v變得更廣泛。
2010年,中國、朝鮮、捷克共和國、香港、越南、澳門和日本被列為無宗教信仰人口為多數的國家;十年後的2020年,紐西蘭和荷蘭加入此行列。「無宗教信仰人口」指的是包括自認為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或「沒有什麼特別信仰」的人。
報告指出,雖然基督教仍然是地理上分佈最廣的宗教,但其在全球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小於基督徒佔多數的國家所佔的比例。2020年,基督徒佔世界人口的29%,但在60%的國家中佔多數。相比之下,其他主要世界宗教,如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在較少的國家擁有多數人口,與它們在全球人口中所佔的比例更接近:印度教徒佔世界人口的15%,但僅在印度和尼泊爾兩個國家佔據多數;穆斯林在53個國家佔多數,佛教徒佔7個國家。
沒有明確宗教多數的國家數量也有增加,包括韓國、新加坡、象牙海岸和模里西斯,以及英國、澳大利亞和法國等在這十年間宗教面貌有幅改變,離開了基督徒多數的國家之行列。
(資料來源:Christian Da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