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可等待!让青少年拒绝爱滋病

社会性观念扭曲下 半数被访青年接受节日期间不安全性行为

真爱可等待!让青少年拒绝爱滋病
美国青少年戴上"真爱等待"指环,承诺坚持贞洁爱情。
青年人的体格一般较强健,但原来青年人却也是最容易感染爱滋病的一个群体,且他们所面临爱滋病的威胁越来越大。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性观念上愈趋开放。这不仅带来青少年爱滋感染率增加,且使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香港、日本、中国大陆等地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不安全性行为增加青少年感染爱滋病可能

本港2825爱滋病患者里,约27.4%为30岁以下青年。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彩晖会在去年圣诞节之前访问了300多名13至24岁青少年,发现近半数香港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在节日期间的不安全性行为,更有约3成人会接受一夜情或"有性无爱"的纯肉体关系。有社工担心,此现象会增加青少年未婚怀孕、堕胎及感染性病的可能,情况堪忧。

日本有媒体报导,2004年的爱滋病感染率已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点,其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感染人数明显增加。这主要归咎于很多青少年过早发生性行为。不少尚处初中的女孩多认为自己到了青春期,已经完全成熟,能够像成年人一样随意的进行性行为了。 而且由于年龄小、不懂或不在乎,他们发生性关系时很少实施相关避孕措施,这就导致了青少年爱滋病感染率的大大增加。

本来性观念较为保守中国青少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其中被社会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已成为爱滋病的高危人群。一项近期调查显示中国有22%至30%的大学生有过性经验。而据官方权威报告的数字,到2004年底,中国有爱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而在报告的爱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9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已占约7.4%。 

教会推出"真爱等待运动"教导青少年正确性观念

面临著性开放态度带来的诸如爱滋病等威胁,有美国教会推出"银戒指"、"真爱等待运动"等计划,香港教会也推出等"真爱可等待",望教导青少年正确的婚姻观与性观念,希望使青少年人明白贞洁的价值,鼓励青少年在色欲泛滥的不良社会风气中洁身自爱,拒绝婚前性行为。其中,"真爱等待运动"从美国发展到欧洲、南北美洲和非洲。到2004年为止,它已在全世界85个国地区扎根,本港的浸信会联会近年来也一直在推行该项运动,反应良好。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