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伟:摆脱工时的奴役

一套有关韦柏霍斯 (William Wilberforce) 的影片《奇异恩典》正 在本港上映,值得信徒观看,思想如何透过具体行动推翻不人道的奴隶贩卖制度。 韦柏霍斯一生为立法废除奴隶贩卖而奋斗,面对当时为数众多奴隶交易的既得利益者,而政党与贩奴分子之间有著千丝万蓟涟Q益关系,韦柏霍斯要通过有关法案,根本是明知不可 为而为之。1807年,韦柏霍斯分别在上下议院取得胜利,而通过法案。经过18年的努力不懈,韦柏霍斯终于尝到胜利的滋味。然而,奴隶自由的全面落实,要至1833年才能达成英 国本土及殖民地的奴隶自由。韦柏霍斯用了44年才能成功废奴。 进入"知识型"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生产模式的变革,工作形态与过往有所不同;不少企业均要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强化其产品与服务的优势,方能在全球化市场上立足 。著名工商管理大师杜拉克 (Peter Drucker) 称这些专业工作者为"知识工人",甚为贴切;新时代的"打工一族",一方面售卖个人知识与技能予任职公司,另一方面,他 / 她们却如"工厂工人"般忍受工时过长的奴役。"工作全部化"(Total Work) 正是我们面对的恶魔,我们要有韦柏霍斯般勇气与其抗争。   有调查反映,本港七成受访雇员每周工时50小时以上,近四成行政人员工作时间较两年长,港人工时为亚洲之冠。笔者不认为工时过长是社会的健康现象,有不少研究指出工 时过长影响身心健康、生产力下降、抑郁或情绪困扰增多,这一切皆带来经济损失。"公益企业"与港大民意研究中心连续第二年进行"香港生活与工作平衡2007调查",结果发 现雇员每周平均工时达49.2小时,超出合约所定的工时百分之六,甚至远超国际劳工组织40小时标准,一万元月薪以下基层超时工作尤为显著。今年超时工作较去年更趋严重,六 成半人每周超时工作;这情况值得教会关注。   不少信徒正受工时长的奴役,影响个人灵性、性生活、社交、教养子女、睡眠与文化活动等。笔者看这正是现今奴役我们的不义制度。我们宣讲的不是"愈忙愈好"的福音, 乃是使人享受安息的福音。恩典使我们心灵自由,可以"慢活";毋须多劳多得。   笔者看"标准工时"只能适用于一成不变的工业社会,却不能满足全球化资讯社会的需求。要改善现今大部分港人工时过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促进公众更多讨论"健康 工时",建议不同行业制定本身的合理工时。社会与教会内,必有既得利益者反对"健康工时";教会要倡导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本身也要减少聚会,让更多信徒享受个人信 仰空间。我们不再作工作的奴隶,首先由减少工时做起 ! 转载自香港教会网站每周评论,作者为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