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教授在講道中透說,他通過一位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四川大學教授得知,在多倫多大學資料庫保存著一大批20世紀初加拿大來華宣教士的家書、往來書信及差會報告。
20世紀初,一大批加拿大宣教士來到中國內地,特別是河南、四川宣教。透過他們給家人和差會的書信,還原了他們在華宣教的事跡。這些書信、報告大都是宣教士的家人及差會在宣教士去世後收集的,通過傳教機構送到了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檔案館。
這批書信經整理可以供公眾查閱,但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中國教會和學者很少問津,直到這位川大教授去到以馬內利學院訪問為止。
書信中大多是寫了他們在中國宣教的宣教事跡和犧牲的愛。有的宣教士,全家來到中國宣教,不到兩年都病死了。有的宣教士,帶著孩子來到中國,在給家人的書信中提到“我成年人吃少一點沒關系,但是孩子一直在病,一直在餓。請家人想辦法弄一點東西過來”……
這些宣教士的名字,從來都沒有人聽過。但這些宣教士的家書,就像歷史在呼喊,在低吟著生命的凱歌。
一箱箱的書信,一封一封的家書和報告,雖然當時這位教授沒有基督教信仰。但讀了宣教士的檔案之後,非常感動,表示要為這些人在中國的活動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據這位教授說,他寫作的幾本著作采用了這些檔案材料,並正在指導他的學生開展加拿大宣教士的專項研究。相信這些研究成果的發表,將會彌補這一歷史的空白,讓人更加真實的見到近代基督教在中國的生命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