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训练 5/4 梁燕城 2008年1月14日星期一 上午1:26 前面谈到,博士学位并没有甚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拼搏之士〞,短则两三年,长则八至十年,专攻一小课题去研究,就可得 到。 攻读博士只不过是基本学术训练,学习用理性的方法治学问,学习寻找客观证据去建立一个论据,而不是凭主观去随便论断。 在美国考文科博士学位试起码要过两关,一是对研究课题的内容,自古至今的重点问题和理论都读遍,任其考核,回家用两天研究去回答其提问。通过后即获考博士的资格。 二是写下论文提纲,经诸教授考问,通过后即成为博士候选人,而后才写论文。 写博士论文的训练,是讲每一句话都须有根据,也有逻辑推理。任何一次用到〝所以〞一词时,都必须有原因在前。引用任何一个理论或他人观点都必须有注释,且查噙M楚, 不能凭记忆乱说。 理性研究的法则,就是学习不主观下结论,了解任何看法都是一种解释。故此学者提出一个观点时,总是说〝很可能如此〞,或〝看来很大机会是如此〞,而不能说〝肯定如 此〞。这是在理性面前的谦卑,不敢绝对化自己。 世间上有才学的人不少,读书多的人也不少,然而很快可以鉴别出其有无基本理性和学问训练,就是看其是否主观独断地跳到结论,是否偏激自大而又排斥他人。一个受过训 练的人,是会要求自己尽量中肯,并愿意因事实和理性而改变自己观点,这种训练对我是终身受用的。 承蒙梁燕城博士授权转载,摘自《心灵有约》一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