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林牧師 // 啟言 (阿Mo)代禱信 140 (20250330) - 「三頭馬車的創新治療」

李盛林牧師 // 啟言 (阿Mo)代禱信 140 (20250330) - 「三頭馬車的創新治療」
(圖:阿Mo Instagram)
男團MIRROR李啟言(阿Mo),2023年7月在演唱會被巨型屏幕墮下擊中,一直留院接受治療,父親李盛林牧師持續透過代禱信向大家報告他的康復進展,是次代禱信提到「三頭馬車的創新治療」。

以下是3月30日第140封代禱信。

=======================================================

「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是倚靠耶和華我們神的名」 (詩篇20:7)

【經文解釋 (下)】 1) 「車和馬」在當時社會是一個力量和可靠的象徵,有了它們就是無往而不利,可以說是勝劵在握,但我們知道在世上仍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會發生,並非一切都能盡如人意的。作為有信仰的人,目光不單是停在將「車和馬」作為世上唯一的倚靠。在平衡時空之間還可以增添另一道屬靈信仰上的倚靠呢!

2) 信仰的能力往往超越人的想像,有些時候更成為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使我們能夠在困難中堅持下去,活出正向的生命態度。

【阿MO在經文中的體驗 (下)】 1) 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當然希望看到「車和馬」帶來的現實效果(即醫療上的進展)。然而,更重要的是,內在是否擁有「盼望的能力」,使自己能夠超越偶爾出現的低潮與負能量。正因為耶穌與聖經賜下「神同在的應許」,阿MO才能不斷重拾動力,繼續懷抱盼望前行。

2) 在過去140週的確經歷了從一些負能量轉到正能量的心路歷程,也得見身體在治療中的不可能成為可能的創舉。

(一) 啟言 (Mo): -「 三頭馬車的創新治療」 1) 所謂「三頭馬車的創新治療」是「信仰」、「幹細胞」和「脊髓神經晶片」一併應用在傷患者身上

2) 創新脊髓創傷治療因為現時法例所限,不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部分手術和術後跟進,更是無法在香港進行。脊髓神經創傷要有進一步的突破,就必須前往其他具備相應技術並受法例允許的地區。

3) 目前,香港的法規對脊髓創傷的治療仍以傳統方法 (手術與物理治療) 為主,其目標主要是防止病情惡化。雖然這樣的治療未必能帶來突破性的康復,但卻至關重要,因為它有助於維持肌肉、關節及「脊神經」的健康,避免萎縮,從而為未來接受更先進的治療鋪路。 (「脊神經」是從脊髓中央神經兩側穿過椎間孔後,分為前支與後支,分佈至全身,負責協調感覺與運動功能)。

4) 對於容許幹細胞治療但在法規上有不同的嚴謹程度的國家有 美國、日本、韓國、歐盟國家、中國、泰國、印度、墨西哥、巴拿馬、哥斯達尼加、俄羅斯和阿聯酋等國家。當然他們都只有部分國家特別針對脊椎創傷的治療。以上很多國家都成了「幹細胞醫療旅遊」熱點。

5) 除了信仰,最新的混合治療是結合「幹細胞」與「脊髓神經晶片」一併使用,成了「三頭馬車」帶動的治療。不單是在信仰心靈上,也正如在上一封代禱信所提及「內外脊髓神經」的刺激,帶來「神經可塑性 – 突觸」(Neuroplasticity) 的作用。傳統「脊髓神經晶片」只用在治療持久痛症和腦退化上,但最新的使用是在配合腦電波的運作,配對「脊神經」的控制,這將為脊髓損傷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6) 禱告 a) 請繼續為阿MO在創新治療上能有合適的安排與突破,以致身體有美好反應禱告。 b) 醫療的開支也是一個不少的數目,期盼繼續為在治療上仍持續有支援的配合禱告。 c) 祈願創新治療能有一天在香港的法規下可以開拓新天地,幫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二) Mo爸媽:【生命經歷體驗分享】- 為照顧者禱告: 1) 雖然幾位照顧阿MO的工人大致上都能掌握與他的互動,在每個細節的照顧位都不用太多費力在指導,但她們仍要面對在遠方的家庭需要和自身的健康問題,請在禱告繼續記念她們。

2) 除了在一切阿MO的治療上需要作適當的安排之外,若遇上工人在身體不適時,也需要為她安排檢查或治療,求神賜下健康與力量。

隨著阿Mo 治療過程的變化,我們深刻體會到上帝無條件的愛與拯救大能,更感謝神和你們的記念 - 「140 三頭馬車的創新治療」。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