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論/專欄 > 時事天下
21歲「捷運殺手」鄭捷帶來的反思
2014年05月23日12時12分 上午 Posted.
台北捷運光天化日下發生喋血屠殺事件,造成4死23傷的慘劇,為台灣社會帶來巨大震蕩。 民眾呼聲壓倒性地喊:殺人償命!認為應判鄭捷死罪。但這招似乎正中鄭捷下懷,他向警方表示自己殺人是因為生活大痛苦卻「不敢自殺」,犯事正為了得個死刑,讓別人幫他下手了結自己性命。 正如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愛惜生命是人的天性。鄭捷把性命看如電玩,暖暖的鮮血當作感官刺激,死刑他來說亦不過是純粹的game over而已。一個殺人犯視死如歸,什麼法律、罰款、坐牢通通形同虛設,這才最令人心寒。 鄭捷其實是普通不過的青年人,我們身邊的家人朋友鄰居比比皆是——出身小康之家、無經濟重擔;甚少朋友沉迷電玩,前路茫茫,生活痛苦悲憤無奈。
有報章嘗試拚湊出鄭捷所謂的「成魔之路」,也難得什麼重大線索。其實講到底,大家最恐懼的是:社會其實暗藏了多少類似的「計時炸彈」呢﹖又有什麼能「拆彈」呢﹖
不過其實大家都知道要阻止下一個「喋血鄭捷」該怎麼做。看看各方的反應:
東海大學在鄭捷殺人後迅速向學生發出了一封公開信:
「…昨天突然出現的脫序與犯罪行為,更讓我們深深了解,其實我們都可以成為每一位東海人身邊的天使,除了可以預防遺憾,更能讓這個校園充滿了彼此的關係,流動著我們的故事。在社會上各種聲音紛沓充斥的此刻,期盼我們都開始「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聊一句」,他可能是你缺課多次的學生、翹掃很久的室友、不太往來的同學、或只是一個悶悶不樂的臉龐,走出自己的城堡,給彼此一個開始的機會吧!」
台灣Nownews報導:「台灣廢死聯盟說,從集體傷痛經驗來看,無論是否身處北捷事件現場,全台灣人民都共同體驗了這場悲劇並且同感威脅。如何面對這樣共同的傷痛經驗,並且重拾生活、恢復對人性的信任?」
甚至有一名無業男子在臉書上留言「高雄捷運來一下」而被警方拘捕。這名男子向警方作供時說,覺得鄭捷是個「生病的人」,認為社會應該給他同情關心,他才在網絡上貼上這留言。
台藝人宥勝譴責父母對待鄭捷太冷漠,認為鄭捷犯下滔天大罪原因可能在他與父母的關係,又認為在短時間內若沒感受到父母的愛、包容及尊重,鄭捷並不會講出真心話。
你咪話我老土,其實大家都心照不宣:能改變犯罪心理絕不能靠法律或刑罰——那個能淋熄藥引的東西叫作「愛」。
「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 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 …..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 5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 」(以弗所書2章1-4選節)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