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verticalverticalvertical
line
icon手機版rss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索取Banner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  
首頁 > 社論/專欄 > 科學與信仰
死後生命:人的投射、神的啟示?
改變字體大小 [-] [+]
2014年07月10日10時43分 上午 Posted.

作者:余創豪 Chong Ho Yu (Alex)

舊約聖經對死後的概念模糊

聖經批判與進化論是美國批判基督教的兩股龐大力量,這兩種力量在進化心理學家羅拔萊特(RobertWright)的作品《神的進化》(Evolution of God)中,卻緊密地溶為一體。聖經批判的主旨是:聖經是人的作品,而不是神的啟示,因為聖經有许多前後矛盾的地方;進化心理學家進一步指出:這些不一致的記載是因時、因地制宜的產物,是宗教適應環境的結果。


舉例說,萊特認為天堂和地獄的概念是《新約》的發明,在《舊約》裏面,古以色列人從來沒有廣泛地談論死後的生命是什麼一回事。以色列人提及「Sheol」,這名詞可以指埋葬的地方,或者是身故之後一個暫時的去處,但到底Sheol是怎樣的,卻十分含糊。由於對死後的概念模糊不清,直至到耶穌時代,不同猶太教派對死後會發生什麼事都有不同意見,法利賽人主張在末日審判時死人會復活,但保守的撒都該人則否認這種說法。基本上,猶太人和早期的基督徒都認為死亡狀態好像是睡著了一樣。天堂和地獄的概念逐漸成為主要基督教教義,是與末世論有關。耶穌曾經宣稱自己將會很快重臨地上,但年復一年這许諾卻沒有兌現,那麼睡著了的死者要等到幾時才復活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於是便出現了「天堂」和「地獄」,在新觀念底下,死者會帶著意識進入來生。簡言之,這是人逐漸創造出「死後生命」,是宗教概念的演化。

雖然聖經批判學者與進化心理學家振振有詞,但筆者認為:古以色列人對死後生命含糊其詞,這不但沒有構成對基督教不利的証據,反而,這更加支持了《舊約》是神的啟示。為什麼呢?

古埃及的亡靈書與舍卜提

許多古代宗教或者民間信仰都有來生的觀念,它們對來生繪聲繪影地詳細描述。古以色列與古埃及在地理上十分接近,就以古埃及為例,眾所周知,古埃及人將死者屍體製造成木乃伊,有錢的埃及人在陪葬品中有大量奢侈品,但在所有的墓葬中,不論其社會地位,都藏有一些帶往來生的東西。在埃及的「新王國」(New Kingdom)開始時,「亡靈書」(Books of the dead)幾乎是必備的陪葬品,亡靈書記載了許多魔法、密碼、咒語,目的是引導死者在幽冥世界中通過各種考驗。

第一王朝時期,所有法老下葬時都以活人和動物殉葬,古埃及人認為殉葬的人與動物會供法老在陰間使喚。第一王朝完結之後,殉葬儀式亦隨之結束,陪葬品變成了「舍卜提」(Shabti)的雕像,他們以為:就好像從前的人畜一樣,舍卜提在來世會為死者從事體力勞動。簡單地說,古埃及人所理解的永生,是今生的投射。根據《舊約聖經》記載,希伯來人曾經有幾百年時間居住在埃及,出奇的是,希伯來人絲毫沒有受到埃及文化影響,完全沒有大費周章地預備迎接死亡。

殷商殉葬、秦皇兵馬俑、漢景帝豬俑

今生投射來生,似乎是跨越文化的普遍現象,跟古埃及一樣,中國商朝奴隸主便以奴隸殉葬,在安陽小屯的殷陵大墓中,發現了殉葬者有數百人之多。有趣的是,古代中國和埃及都走過了類似的文化發展道路,雖然中國漢朝、明朝還零星地有人殉,但在孔子時代,人們已經普遍採用俑人代替活人殉葬,所以孔子曾經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提起俑,幾乎無人不知秦皇兵馬俑,故此筆者毋須花費太多筆墨介紹,秦始皇希望駕崩之後,在地下仍然繼續地上的千秋霸業,於是乎將整隊「軍隊」帶往來生。中國學者陳景元卻認為:兵馬俑真正主人是秦宣太后,而不是秦始皇。但無論兵馬俑屬於秦始皇還是秦宣太后,這顯示了中國古人所想像的永生,無非是今世的延續。

漢景帝陵墓的豬俑沒有兵馬俑那般遐邇馳名,雖然陶製豬俑體積很小,但數量很多,據專家考証,漢景帝生前喜歡吃豬肉,所以埋葬豬俑,期望來世繼續享受美食。這種「來世延續今生」的思想,不僅見於昔日的帝王將相,直至今天這思想在中國民間信仰裏面仍然十分普遍,例如在很多中國人的葬禮中,死者家屬會燒金銀衣紙、紙紮的汽車、房屋 ……,希望死者靈魂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享用人間的東西。

刺客與烈士在永生享受處女

還有,相傳由第八至十四世紀,有一個活躍在黎凡特(Levant)沿海山區的伊斯蘭秘密會社,名叫伊斯瑪儀(Ismailite),伊斯瑪儀經常派出刺客殺死敵對的政治宗教領袖。「刺客」(Assassin)這名詞便是源自阿拉伯語「Hashshashin」。傳說伊斯瑪儀令刺客死心塌地賣命的方法,是以迷幻藥令他們陷入半清醒、半昏迷狀態,然後安排醇酒美人在他們身邊,他們以為若果自己為信仰犧牲,死後便可以無窮地享受處女。

「九一一」事件之前約莫一個月,亦即是二零零一年八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播出一段對哈馬斯成員穆罕默德阿布和德(Muhammad Abu Wardeh)的採訪,阿布和德負責招募敢死隊對以色列進行自殺式炸彈攻擊,他說:「如果你成為一名烈士,真主會給你七十個處女、七十個妻子、永遠的幸福。」簡言之,對他們來說,天堂的福樂無非是凡間的延續。

結語

其實,人的想像力會受到自己的眼界所局限,不同文化會把今生所認識的東西投射到來生,這是人之常情,今生享受過駕駛平治汽車、佩戴 LV 手袋的樂趣,自然會希望在永生中有更大馬力的汽車、更加華貴的手袋(不過,筆者絕對不希望將來有七十個太太)。

但厚厚的《舊約聖經》只提過Sheol六十五次,而且意義含糊,古希伯來人對死後世界語焉不詳,這正好說明了其信仰並不是人的投射,在沒有啟示的情況下,他們情願絕不胡說。

在《新約聖經》中,雖然天堂的概念十分清晰,但是聖經從來沒有鼓吹永生的東西是今生榮華富貴的翻版,這種超越了許多文化的永生觀點,實在令人耳目一新。或者會有人反駁:《新約聖經》最後一卷書《啟示錄》不是庸俗地提過天上境界是「黃金街、碧玉城」嗎?其實大部分《啟示錄》採取的語言都是象徵,「黃金街、碧玉城」無非是形容天上的燦爛輝煌。在這裏筆者引用《啟示錄》第二十二章一段話作為總結,這段說話充滿詩意的象徵,希望讀者不要按字面理解:

「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以後再沒有咒詛,在城裡有神和羔羊的寶座,他的僕人都要事奉他,也要見他的面,他的名字必寫在他們的額上。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用燈光日光,因為主神要光照他們,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標籤:   觀看所有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最新新聞
dot 《The Chosen》第三季大結局:強大場景五餅二魚神蹟
dot 烏干達法案嚴懲同性戀 大主教籲保護兒童反誘騙
dot 耶穌運動50周年 4千人海盜灣受洗
dot 天主教區傳教節啟動 古道行聆聽福傳事蹟
dot 普世教協75周年 秘書長:世界處於危機仍確信上帝掌管
dot 報告:父母藏聖經 北韓判2歲幼童終身監禁
dot 聯合國教科文音樂之城 首辦福音音樂節
dot 全卡城粵語培靈會6月展開 鮑維均牧師:來跟從基督
 最新專欄
dot 後疫情時代報復式事工? 「比慢精神」教會添人情味
dot 從正統神學到魔鬼神學:約翰·派博籲提防教義騙案
dot 五旬節聖靈降臨 學者:反映社會階層重新分配
dot 究竟甚麼是基督教民族主義?
 最新生活
dot 神秘信仰「星際種子」降落地球 偽稱助人類步入黃金時代
dot 世界遺產長崎五島教堂:分享見證接待旅客院所
dot 職場信徒操練靈修 潘怡蓉:禮儀年建立節奏默想基督
dot 世界地球日快樂!環境保護4式人人做得到
  證道
關愛家傭主日 協進會籲「不虧負不欺壓」寄居者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自今年開始將5月28日定為「關愛家傭主日」,主題為「關鍵在於你」,並且發表講章呼籲教內人士關顧外籍家傭的心理和屬靈需求。
影音使團:吳桂行傳道與康熙皇帝、說書人分享宣教文化寶藏
世界社會傳播日:用「心」說話化解對敵

圖片新聞

prev next
漫畫
>
真理蔡園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禮賢會香港堂增設週六崇拜
第一屆趙天恩學術研討會
   
logo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廣告發佈 | 聯繫編輯 | 投稿 iconCopyright © 2023 Gospelherald.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