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論/專欄 > 編者的話
2022基督日報十大人氣榜新聞:回顧世界大事展望教會趨勢
2022年12月30日08時33分 上午 Posted.
2022年終結,作為全球華人基督教媒體,竭力關注及報導世界大事與教會趨勢,今年為大家選出讀者點擊率最高「10大人氣榜新聞」(排序不分先後),從末日預言、俄烏戰爭對世界未來格局的影響、香港首間元宇宙教會誕生,以至科技新聞:皮下植入微晶片為疫苗護照開創先河。 1. 美國牧師預言2022年9月13日耶穌再次降臨 美國牧師、先知預言作者馬克·比爾茨(Mark Biltz)於2015年預言世界末日在7年後(2022年)發生,他按猶太人土地每7年休息一次計法,2015年9月13日是猶太人展開新一輪的新年,2022年9月13日是安息年的結束,這日子耶穌將再次到來地上。 然而,耶穌指「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你們要謹慎,儆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馬可福音13:32-33)
2. 梁永泰院長專訪:俄烏戰爭與世界未來格局
俄烏戰爭自今年2月爆發,雙方軍人死傷逾萬、1,500萬烏克蘭難民流徙國內外。恩光書院院長梁永泰從聖經角度分析人類未來,上帝創造萬物各從其類、多元合一、各有界線,無論任何國家尋求絕對霸權,或聯盟對抗,一定會失敗。只有互相容忍兼容不同文化,愛你的仇敵,愛你的鄰舍,地球人類還是有希望。
3. 2022全球最受歡迎經文《以賽亞書41:10》祈望神保護
全球下載量最高的聖經軟體YouVersion公布統計,2022年最受歡迎聖經經文是以賽亞書41章10節,該經文宣揚上帝的神聖保護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反映人們即使覺得孤獨,仍堅信上帝是我們的力量,祂總是與我們同在的神。
4. 香港首創元宇宙教會 林以諾稱信仰觀重於科技
香港牧者林以諾運用科技突破限制,今年2月中成立元宇宙教會MeChurch,宗旨是「共創、共享、共榮」,藉由AR(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加上3D技術等,在虛擬世界舉辦「元宵聚會」、「Roblox STEM創作比賽」等活動,吸引香港、台灣、馬來西亞、澳洲、紐西蘭同一時區的人來參加,林以諾牧師補充,信仰始終比科技來得重要。
2023年 MeChurch 將延展實境工作室,用於定期教會服務和共同創建虛擬世界教會資源,計有:元宇宙崇拜服務、元宇宙婚禮、元宇宙教育、元宇宙葬禮。
5. 香港教界聯署冀夫妻維護婚姻 關注離異家庭孩子
50多位基督教機構及教會領袖於夫婦節(11月11日)聯署,呼籲父母親職協作發揮教兒獨特角色,促請社會及教會關注離異家庭孩子得到成長榜樣,同心為孩子謀幸福。聯署人計有: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溫南聲、單親家庭事工風雨同路人總幹事馮小珏、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福音證主協會總幹事馮肇熙、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教授雷競業 、康貴華醫生等。
6. 調查:四成香港市民對基督教觀感正面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與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進行調查,了解香港基督教人口及市民對基督教的觀感,並從三方面探討:(一)市民的信仰背景;(二)對香港基督教不同層面的觀感和變化;(三)對香港前景看法和移民意向。
調查機構訪問2,013名18歲或以上操粵語或普通話香港市民,發現四成(41.5%)市民對基督教印象持正面,教會辦學佔多數;疫情期間超過五成(52.6%)信徒參與一間教會的網上崇拜;近半(49.7%)受訪者對香港未來前景感到不樂觀,一成多(14.3%)受訪者打算未來兩年內移民。
7. 中華聖經文物館開幕:展出第2億本聖經《百年和合典藏》
南京愛德印刷第2億本中文聖經特別紀念版《百年和合典藏聖經》抵港,並於「中華聖經文物館」展出兩個月,影音使團、愛基金及愛德基金會7月10日舉辦開幕祝禱禮。《百年和合典藏聖經》以香樟木為封面,鑲以金色十字架,寓意上帝聖言之寶貴與馨香,並附有五餅二魚紀念印章與十字蓮花印泥盒,象徵上帝帶來的豐盛與祝福。
8. 「國際聖經機構論壇」年度峰會:協調族群母語聖經翻譯
「國際聖經機構論壇」(Forum of Bible Agencies International, FOBAI)將舉行年度峰會,協調各成員機構專注於聖經翻譯質量和標準,以母語表達聖經。全球大約有375種手語;目前使用的官方數字是374種手語,因此需要手語聖經翻譯。
「國際聖經機構論壇」(Forum of Bible Agencies International, FOBAI)由多間聖經翻譯機構組成,計有:美國威克里夫、美國聖經公會、聾人聖經協會、DOOR International、Seed Company等組成;2023年年會將於4月24至28日在希臘雅典舉行。
9. 《中梵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續簽2年
梵蒂岡10月22日宣布,與中國達成共識《中梵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續簽2年,此為雙方2018年達成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後,第二度延長。根據協議,梵蒂岡允許中國政府提交主教職位候選人,教宗方濟各擁有最終決定權,臨時協議簽訂4年來,有6名內地主教獲任命。
中梵臨時協議最初於2018年簽訂、2020年續簽,最近一次續簽將於2024年屆滿,是次協議只觸及教會日常生活。
10. 皮下植入微晶片 疫苗護照創先河
瑞典初創公司發明嶄新科技,將微晶片植入人體皮膚下,成為攜帶新冠疫苗護照的新方式。奇點專家、Epicenter首席策劃官漢內斯(Hannes Sjöblad)指出, 該項技術是採用「近場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並將數據發送到任何兼容設備,包括智能手機,植入物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技術,作為新冠疫苗護照非常方便。
微晶片大約一粒米大小可以嵌入皮膚下,在人的手臂裡或食指和拇指之間。植入晶片後可以使用兼容「近場通信」的設備,將疫苗護照等數據存儲在晶片上。
科技和商界領袖曾預測,到2025 年多達一半的美國人將被「植入」,政黨官員表示,如果在10年內,50%的美國人擁有某種類型的植入物,不會感到驚訝,因為到了這時,植入物可以將人們的錢包、錢包攜帶任何物品的尺寸減少約30或40%。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