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論/專欄 > 愛妻部落
以我為尊
愛妻部落 (30)
2007年12月03日01時50分 上午 Posted.
人很多時候不單自私自利,自以為是,最大的問題還是:自我中心——一切 以我為尊。難怪主耶穌也教訓我們:「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剌、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我們深明這個教訓,但行出來卻是另一回事。我想在婚姻生活中,自私自利可能 不是個嚴重的問題。聖經也教導我們:「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我們深愛配偶也會竭力為配偶做很多的事情,但卻是按照我們的思想、方法和程序去作,表面上是「為你好」, 實際是一切按我的本子辦事,一切以我為尊。 說實在,「自我」真的是人際關係的障礙,特別是在婚姻生活中極度「埋身」的人際關係一個很大的障礙。結了婚後,我們仍然帶著自己的飲食習慣、起居生活方式、處理事情方 式進入新的生活。當然,「一屋兩制」的生活方式一定是爭吵摩擦在所難免,更甚的是「連場大戰」以致離婚收場。體諒與包容當然是馴服「自我」的最佳「武器」,也可以讓婚 姻的「磨合」減少一些苦楚。但「自我」、「以我為尊」、「我的方法最好」這些東西很多時候在我們婚姻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中,無聲無息不知不覺地主宰著我們,也在不知不覺 ,一點一滴地破壞我們夫婦的關係。在政制爭拗、工作會議中我們竭力去保護自己的主張看法和做法,但在婚姻生活中這種「堅持」很多時給婚姻關係帶來很大的傷害。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以為我尊」的事例。還記得早前一位政府食環署負責殮葬事務的職員把一具個多星期無人認領的遺體埋葬成為報章新聞,因為家人來領遺體時領不 到才揭發職員違規把30日才埋葬的遺體提早處理,而那位職員在面對指控時表示自己處理的方法比較署方的方法更好,所以按照自己的方法處理。 在我家居有兩層停車場,駕車者大部份都是有學識修養的中產,但他們都視停車場的交通標誌如無物,自己方便怎樣進怎樣出,隨心所欲,所以經常有「對頭車」而驚險萬分,我 更曾目睹一位父親用自己的車輛給一位六、七歲的小童駕駛,真的把人性中「以我為尊」演繹得淋漓盡致。 「以我為尊」在婚姻生活的體現是:「結婚後我一切都不改變,家中一切飲食習慣,起居及生活方式按我的心意進行」。 我這個愛妻部落部長覺得婚姻生活是要讓我們因深愛對方 的緣故,去學習透過體諒包容、漸漸「心意更新而變化」,把「以我為尊」的自我放下。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