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論/專欄 > 編者的話
漫談受苦的哲學
2010年04月20日10時38分 上午 Posted.
作者:俞敬群牧師
本月十四日早上七點四十九分,青海玉樹發生了七級以上的大地震,地震達深度33公里,較兩年前四川省汶川的深度,至少多出13度。其中有一所小學,有200學童被活埋,己知死 亡人數有1144之多,受傷萬人以上,十萬居民亟需安置,災情嚴重。 玉樹的地理位置是在青藏高原的東面,平均海拔大約4500公尺,是中國黃河,長江,瀾滄江的發源地,故有「三江之源」之稱。 玉樹是古代的名城,唐朝的「文成公主」下嫁吐蕃 族,曾經居住在那地。 玉樹有句俚語:「 會說話的都會唱歌,會走路的都會跳舞」可見那裏的百姓,他們和睦相親的生活是一個安樂的社會!然而,地震忽然臨到了他們,那是多 麼悲慘,多麼可怕的災難! 神是公平的嗎? 神是慈愛的嗎? 好人為什麼要受苦,甚至所遭受的比惡人更多? 要回答人所提出的這樣的問題,是難以使人得到滿意的答案的。
我們查考聖經,可以肯定的回答: 神是絕對的公平; 神是絕對的慈爰愛, 自古至命,絲毫不遜。而且,基督徒都親身經歷到其真實性, 至於好人受苦的問題,在約伯記一書中可探 索到端倪。
聖經記載,約伯在一天之內,失去了一切的財物,他的子女也在災難中全都失去了。 他身體罹了病,他的妻不但沒有安慰他,反而譏笑他,叫他去死,約伯在苦難中,他說: 「 我赤身出於母胎,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華, 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這就是約伯的受苦的哲學。是值得我們揣摩,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新約中,保羅寫信給哥林多的教會說: 「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 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受勞碌,受困 若,受寒冷,赤身露體。」他為了傳福音,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他所面臨的苦難那麼多。 他並不是逃避,他的苦難哲學是: 「患難生忍耐, 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楚A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所以,在苦難中,保羅仍然有喜樂!
猶太民族是神的選民,在歷史中,他們不是沒有苦難,相反的,他們沒有遵行神的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就用毒辣的手段,殺了他們六百萬人,曾經被關在集中營的富 氏[ E•Viktor Frankl],他在書中說,那時,被虐待生不如死的情況下,他知道有兩個人不自殺,其原因: 一個是他的兒子,逃到另一個國家,他希望与他的兒子,有一天能將重敘 ,另一個是一位科學家,他寫的一篇文章要給世人看,他認為這是人人必讀的,,他希望將全文完成,可是還有一段沒有寫完。所以,他們二人仍然都活卞去,我看完他的書。他 的受苦哲學是: 苦難不能將夢想与希望的火撲滅; 相反的,從神而來的希望,使人能勝過苦難。
富氏認為苦難能使人的潛力發展,堅固意志,鍛鍊是品格,他以中哲學,神學,以及心理學所論述的受苦,除了約伯以外,恐怕,沒有人比他受苦更多的了,他的經歷從受苦中所 得的,是他成左漱@個重要的因素,他的書給人鼓勵和希望是一本 「受苦哲學」發行全就有一千二百萬本,但願在玉樹受難的同胞,從苦難中站起來,藉著受苦哲學來開拓人生, 創造光明的前程。
耶穌說: 「到我這裹來的,我總不丟棄他!」耶穌伸開雙手,在等待著你!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