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 > 教牧
梁家麟博士:上帝沒有放棄,約伯也沒有
2010年04月09日09時53分 上午 Posted.
 | »梁家麟博士指出信仰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合理法。 (圖:基督日報) | 在現實生活中基督徒也常會遇到不合理或無法解釋的患難,有時候信徒比非信徒面對的掙扎還要多,因為我們總想從信仰的角度去解釋為什麼這樣的苦難會臨到相信神的人身上。
在面對苦難這個課題時,聖經中的約伯記最能給我們啟迪。在4月4日復活節主日的下午,梁家麟博士在溫哥華門諾弟兄會頌愛堂一場公開研經講座上,以「上帝沒有放棄,約伯也沒有」為題,談及信徒能從約伯身上學習。 約伯是個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義人,耶和華卻容讓災禍臨到他身上。而更令他痛苦的是,他的遭遇不單沒有得到三位朋友的理解和安慰,反而受到他們的連番批評和指摘。這三友肯定約伯受苦是由於他犯罪,而約伯卻為自己的清白而申辯。 信仰不能把所有事情合理法
梁博士指出了三點,首先,從約伯記中能學習到在迎向不合理的事時,信徒要接納這些非理性的元素,信仰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合理法;就像約伯的遭遇很不合理,我們無法用信仰來解釋得合理。
在約伯遭到患難時,上帝一直保持沈默,直到約伯記38至41章才開口搭救。上帝在短短的幾章中問了約伯60多個問題,當中遍及宇宙萬物各樣測不透的奧秘。祂要約伯明白,在現實的人生裡,很多東西我們都解釋不透,我們不明白的事情很多,然而上帝不欠我們任何理由。他勉勵弟兄姊妹像信心之父亞伯拉罕一樣,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盼望。
對自己保持真實性
第二,從約伯身上可學習到要對自己保持真實性。梁博士說,縱使約伯的朋友的話聽起來十分合理、正義和屬靈,其中以利戶的發言更是義正辭嚴;相對而言約伯的辯詞就變得理屈辭窮,他多次強調自己無罪,卻又很難提出自己無罪的證據。但約伯沒有埋沒自己的良知,他真實的面對上帝和自己,相信活著的上帝存在,因而說出:「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23:10)
對上帝的認信
最後,我們看到約伯對上帝的認信,他相信最終上帝會為他洗脫罪名。梁博士說,我們的信心往往是在懷疑裡面,儘管有很多令我們不信的理由,例如在困境和患難中、在不信的環境裡,然而信心叫我們能超越現實,相信信實的主會帶領我渡過,正如約伯說的:「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我自己要見他,親眼要看他,並不像外人。我的心腸在我裡面消滅了。」(伯19:25-27)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