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 > 青少年教育
姜義村博士:融合教育—雙贏的教育方針
2013年08月20日10時35分 上午 Posted.
 | »特殊學童共同學習的融合教育模式有助一般學童培養良好的品格。(圖:大公報) | 社會有不少特殊需要的兒童,如何幫助他們融入社會是重要的課題。近日聖公會宗教教育中心刊登了姜義村博士一篇有關融合教育的文章,指出與特殊學童共同學習的融合教育模式有助一般學童培養良好的品格。
姜義村博士是印第安納大學休閒行為博士。近年致力於開發兒童學習潛能,並經常作為自願者到台灣災區為災區兒童服務。 關於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讓身心障礙兒童和普通學童共同學習的方式。姜義村博士指出,融合教育提供特殊學童一個正常化的教育環境,而非將他們隔離,加以個別化的安排能讓他們可以達成最佳的學習成果。這安排能讓特殊學童儘早接觸自然且真實的環境,有助他們畢業後適應社會。
近年教育界對人權愈來愈重視,這種教育能夠保障他們與一般學童有相同的受教權。
從融合教育中培養好品格
雖然有家長擔心與特殊學童一起學習會影響子女的學習進度,但實質融合教育對普通學童的品格亦有益處。
現今的社會有很多孩子都是甫出生便萬千寵愛在一身。有研究指出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父母的過度溺愛往往令孩子嬌生慣養,並且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使他們大多不懂得分享。而融合教育正正能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學習互相幫助及關懷。
姜博士指出,孩子每天在學校與這些同學經常接觸,透過一些生活的點滴,讓他們漸漸明白他們的感受、想法和行為,並學習如何幫助他們和向他們表達關懷,最終建立出同理心來,可說是達到雙贏的效果。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