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 > 其他
學生爆粗有理?粗口可以看出人的心念
2018年01月25日05時41分 上午 Posted.
 | » 浸大學生粗言罵老師引發社會對學生德育的關注。(圖:youtube 擷圖) | 浸會大學早前有學生「佔領」語文中心,不滿普通話豁免試評分機制欠透明,其間有學生用粗言罵老師,引起爭議。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在記者會中,再次強調學生當日過激的行為,源自校方多年來對學生訴求漠視所致。 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及對學生的行為多方討論。浸大文學院副院長兼宗教及哲學系教授羅秉祥博士在1月22日於其臉書張貼文章,呼籲浸會大學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同時對上周三(1月17日) 一群同學衝擊語文中心辦公室,這是一個校園欺凌事件。 羅秉祥指「幾個高大男同學兇惡粗暴痛罵兩位有禮貌的女老師,包括一位與普通話無涉的外籍英語老師。同學步步緊逼,說粗口只是冰山一角;看錄影帶一清二楚。我們對校園欺凌行為必須零容忍。浸大同學大都溫文有禮,這個事件嚴重影響社會對浸大同學的印象。」 粗口可以看出人的心念
至於在教內,對講粗口的行為及基督徒講粗口的問題時有討論,影音使團《創世電視》於前年以「男人講粗口先至MAN?」為題,邀請經常為吸毒賭錢的男人戒除心癮的蕭如發牧師分析。
蕭牧師被問及幫人戒賭戒毒,有沒有試過幫人戒粗口時,蕭牧師認為:「任何壞習慣都可以戒,所謂戒不是去除甚麼陋習,而是在乎生命是否有了改變。人信了主之後,生命得到改變,生活也會改變。當人想講粗口時,聖靈會勒住我們的咀,提醒我們這些話不要說。而因著神的恩典在我們裡面,我們可以學習忍耐,來勝過粗口。」
因為聖經上記著:「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時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4:29)意思就是叫我們一句粗話也不要說,因為我們的說話是很重要的,當中還包含了罪在內。既然言語是表達內心,你的心裡怎樣想,口就會說出來,所以粗口可以看出人的心念。
如果被人以粗口咒罵,他教導我們「先反省為何被人罵,是不是得罪了別人。然後聖經教導我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快快的聽就是要聽清楚,有時候別人的話還未說完,我們已經怒火攻心,便會很容易動怒。聖經就是提醒我們要先聽清楚別人話中的含意,然後慢慢作出反應,因為說粗口往往是出於怒氣,當你放慢速度說話時,氣也自然會消減了。」
當聽到別人說粗口,我們應先了解對方的背景,為何會口出惡言呢?例如當人說起一些委屈或過去時,我們要體諒他的處境和心情,先接納,才能建立。假若是初信的人,他的過去可能還影響著他;如果是未信主的,講粗口只是生活的表達,沒有深層的惡意。但當人信主之後,生命應要經歷成長,就不要再說淫詞妄語了。所以講粗口不在乎講的人,而是在乎聽的人。我們聽了粗口之後,看清對方的處境,才能加以適當的勸導。如果聽到別人講粗口覺得不舒服,未必需要阻止人,可以暫時離開,別人明白了你的立場,自然便會收歛。
總而言之,聖經教導我們要小心所說的是神得榮耀可以造就人還是絆倒人的話。作為基督徒,經歷了聖經的教導、聖靈的提醒,生命的成長,自然會從心而發,少說不必要的話,多說造就人和榮耀神的說話。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