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 > 神學院校
誰有資格作「和平之子」﹖陳日君、何光滬、關信基各抒見解
2010年03月12日12時08分 上午 Posted.
 | » 近日崇基基督教文化節舉行的一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講演會。(圖:基督日報/陳麗斯) |  | »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榮休講座教授關信基。(圖:基督日報/陳麗斯) | 近日崇基基督教文化節一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講演會上,天主教陳日君樞機、人民大學教授何光滬及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榮休講座教授關信基就「哪些人有資格作peace-maker(和平之子)」的問題各抒見解。 關信基:權力越大 道德責任越大 關信基教授根據現實主義思維回答這項問題。誰有資格締造和平呢﹖他表示據現實主義學者的說法,任何人都有資格做「和平之子」,甚至從道德角度上,若一個人作旁觀者而不在能力範圍上締造和平的話,就可說是「不道德者」。所以說,任何人都是和平的締造者。但他亦表示在現實中大部份人都只是旁觀者,所以他認為越有權力的人對締造和平就有越大的道德責任。 陳日君:先知要承受更多責任
陳日君樞機亦認為人人都有資格作和平締造者,只是機會因人而異,而有更大的機會的人有責任作更多。他表示有些人有先知的角色,有特別的處境能就不公義的事情提出抗議。他又說,先知要放棄自己去就團體的和睦,並且在爭取公義的過程中不為人所理解,更可能會受到損害。正如摩西一樣,為了同胞爭取公義的過程中遭受埋怨和挫折,因此爭取公義是長遠的,不單要有純正的意向,亦需要有勇氣。
何光滬
何光滬教授說,每個人都應該、而且有資格成為和平締造者。每個人都應該達到關係的復和,包括與上帝、與自己、與配偶家人、與他人、與國家等。但論到資格,他認為每個人都可說是有能力的,但有能力大小以及成它h少之別,但不管怎樣每個人都要去作。
為時三周的第四屆崇基基督教文化節本月3日開始,期間會進行電影工作坊、藝術導賞、大學講章、靈體驗工作坊等,與此同時崇基宿舍小組和校園團契亦會進行佈道活動,向校內師生分享使人和睦的福音。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