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吸毒问题隐蔽化 9成9受访中学有学生吸毒

"二○○八/○九年学生服用药物情况调查"结果昨日公布,调查随机分区抽选了112间中学,代表全港中学生数目差不多1/5,其中111间是有学生表示曾经吸食毒品,甚至在高小学生之中,亦有1.6%示曾经吸毒。保安局局长李少光表示,调查确认了过去数年见到的趋势,证明青少年吸毒有普遍化的情况。 调查由禁毒处委托研究机构进行,于08至09学年度以不记名方式访问了15万8千多名中、小学及大专生,占全港学生人口近20%。调查四年一度,今次是20多年对象首次包括小学4至6年级及大专学生。 吸毒年轻化隐蔽化 调查显示4.3%中学生表示曾吸毒,比4年前增加了1%;但在12岁或以下组别中,4.6%的中学生表示曾吸毒,较4年前的2.4%倍增。 在曾吸毒的小学生中,表示有吸食咳药水或天拿水的分别有37.5%及30.7%。李少光表示,相信是由于这两类药物较易在家居及校园取得。而在曾吸毒中学生中,接近一半表示曾吸食俗称"K仔"的氯胺酮,三成半表示有吸食大麻,显示青少年转向吸食危害精神毒品数字增加。 此外,调查亦显示现今青少年趋向在隐蔽的情况下吸毒,调查中36.2%曾吸毒的中学生在朋友家中吸食毒品,25%在自己家中吸食,只有1/4左右会在娱乐场所吸食。调查还发现,超过六成吸毒学生表示曾免费取得毒品,三成以上吸毒学生表示用零用钱足以购买毒品。 政府增拨资源打击毒祸 李少光及行政长官曾荫权在不同场合均讲到,虽然香港的青少年吸毒情况越趋严重,但相比欧美经济发达地区,尚未到失控的地步。他们均表示政府决心对抗毒害,包括财政司司长昨日在财政预算案中,大幅增拨5200万支援禁毒工作,以及提出向禁毒基金注资30亿元的建议。 大埔区校园验毒试行计划去年底实施至今,没有学生被验出吸毒,而社工收到求助的学生个案增加。他们认为计划已经收效,推动吸毒学生寻求协助,以及将无毒校园的概念扩散,当局将检讨计划成果,再决定是否推行至其他区学校。 曾荫权表示,调查结果显示了青少年吸毒成因很复杂,毒品来源包括学校、朋辈、甚至家人,所以必须多管齐下,当局将继续循社会动员、社区支援、治疗康复、检测和执法五方面著手,为青少年营造"无毒一生"的健康文化。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