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堂」的命名典故
原來「完全堂」的命名頗有緣故:「據說最初有人建議用『完全堂』之名,蓋取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5章48節所載『你們要完全』一句之義。但最後多數人認為教會既立足全灣(當時『荃』灣本名『全」』灣,二次大戰後始改作『荃灣』),應以『全』字冠首,故舍『完全』而取『全完』。另一說是當時教會信眾全部為當地客家原居民,而『全完』與『全灣』兩個名稱用客語讀出,十分相近,故教會眾先賢決定選用『全完』為新堂命名。」﹙取自「全完堂」網站之堂會介紹﹚
全完堂歷史
中華基督教會第一個堂會元朗堂於1902年由倫郭傳道會的威禮士牧師創立,至1905年﹙至今年正為100年﹚威牧師在荃灣舊街﹙今日之四坡坊﹚附近租用一店鋪作佈道所,是今天「全完堂」之前身,當時名為「荃灣福音堂」。
9年後﹙1914年﹚由於會眾增多,堂址不敷應用,遂在新界傳道會的資助下,在「榕樹頭」﹙今日之街巿街﹚建造新堂,命名為「全完堂」。1960年,由於政府發展新巿鎮,教會再遷址大屋街,直到今天「全完堂」已曆100年,並拓展兩個分堂,分別為於青衣牙鷹洲街的青衣全完堂及葵涌上角街的葵涌全完堂。
李熾昌教授、吳思源先生、盧龍光牧師講解「當代教會使命」
百周年堂慶已在7月初在荃灣大會堂舉行了「百載荃情音樂會」,直到11月20日的堂慶感恩暨按立執事典禮期間,8、9月份的5個培靈講座將會是「重頭戲」。8月4、11日的培靈會邀請了中大宗教系舊約學者李熾昌教授,從先知書、智慧書裏分別看「當代教會使命」和「信徒生命的氣質」;9月16日是吳思源先生主講的「從信徒角度看當代教會使命」;9月23、30日是盧龍光牧師主講的「從基督人生看當代教會使命」和「從保羅人生看當代教會使命」。
在9月24、25日將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舉行三場音樂劇場。
堂慶活動詳細時間表請瀏覽:中華基督教會全完堂百周年堂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