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颖智批评崇基出"掺水传道"被要求道歉

苏颖智批评崇基出「掺水传道」被要求道歉
苏颖智牧师
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恩福堂苏颖智牧师今年6月份在一次讲道中提及崇基学院神学院时,指崇基他们取录不信神的学生读神学,甚至暗喻在崇基的学制下不信者也能当传道人云云。一群崇基学生及校友发起联署声明,指苏牧师言论失实,要求道歉。

神学院学生及部份校友于10月3日学生周会上报告事件,并就事件作讨论。他们认为苏牧师的言论有失实欠公允,影响校誉及他们师生校友在教会和信徒中之印象,因而发动联署,计划本月底在教内报刊上刊登,望还神学院及其支持宗派一个公道。

这封题为"回应苏颖智牧师批评崇基学院神学院"的联署声明指苏牧师在讲道中有四项失实言论,包括:

第一,指"崇基 "视神学教育为学术研究及大学的学科,以致"不信神"的人可以在"崇基"读神学,不信者的声音很大,甚至影响课堂无法讲论圣经,令他担心在学的基督徒可能变成"不信";

声明回应:

"崇基"在公立大学中建立,课程与学术水平须符合香港中文大学的要求,但"崇基"亦致力培育学生的灵性修养(灵性修养不限于基督徒)和人格发展,并不将两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对立。"崇基"重视基督教信仰与不同学科及思潮的对话,如实反映基督教置身多元社会的处境。确实会有非信徒选修或旁听本院科目,课堂上也会就不同观点作热烈讨论,但这是持不同立场者的对话和沟通。我们未曾听闻在圣经科的课堂中出现如苏牧师所言,因为讨论导致无法讲论圣经。我们不知道苏牧师所引用之事例之真确性,但我们可断言这与我们的学习经验相去甚远。

第二,苏牧师将德国与"崇基"的学制相提并论,暗喻"不信"者在"崇基"毕业后便能成为传道人

声明回应:

"崇基"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完整的神学及牧职课程,及以基督教研究为主的课程。神学及牧职课程均要求申请者提供由教会负责人撰写的推荐书,方会考虑取录。换言之,除非非基督徒得到教会推荐及聘用,否则非基督徒能在修毕有关课程后取得所谓的传道人资格,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至于以基督教研究为主的课程,主要为装备在职信徒,但也不排斥有志研究基督教的非信徒入读,包括在中国内地就读宗教研究及基督教研究的大学生。事实上,曾有内地同学入读"基督教研究文学硕士"课程时是非基督徒,却在修读期间决志信主,并在教会接受洗礼。毕业后更进一步完成牧职课程,成为教会的传道人。因此苏牧师的言论,显然有违于事实,有负于忠心事主的传道者。

第三,苏牧师批评,在基督教圈子中,最大声支持同志和支持性倾向歧视立法的,都是"崇基"的人。

声明回应:

"崇基"神学生向来秉承神学院的关社传统,更从不回避任何富争议性的议题,致力全面反省信仰的社会责任及教会的社会角色。许多校友和学生,均按自身的领受,学习如何实践"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的圣经教导。我们确实有校友和同学很关注性小众的权益和平等待遇,不过,他们的声音绝不会成为霸权,校友和同学仍然在许多不同的社会议题(包括同性恋议题)上,抱持不一致的立场。我们引以为傲的是:学习在多元中彼此尊重但对话,不以拥有绝对真理自居自恃,这正是我们"崇基"的核心精神价值。

第四,苏牧师指香港所有神学院,只有"崇基"不是由教会支持成立的。

声明回应:

"崇基"自创立至今,相继得到香港圣公会、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基督教香港崇真会、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及五旬节圣洁会的支持。这五个宗派均有派代表加入崇基神学院校董会,又推荐他们的会友入读。因此苏牧师指"崇基"非由教会支持建立之言,显然没有事实根据。再者,"崇基"的校友及同学中,也有不少是非支持宗派的会友。不同宗派传统的同学一同学习,并认识及尊重自身以外的信仰传统,进一步领会基督教传统的丰富与深度,这种既重视教会联系,又体现合一精神的神学教育,正是"崇基"神学的特色。

声明末段指苏牧师言论失实,并要求得到道歉,"我们尊重苏颖智牧师的言论自由,但我们认为无论讲道有何目的,任何评论都必须建基在事实之上,这是人文生活中最基本的尊重。"

"我们认为苏牧师在没有做好基本资料搜集的情况下批评『崇基』,是极不公允的,并且是失实的,损害了『崇基』的校誉。我们深表遗憾,并要求苏牧师就其失实言论,公开向『崇基』所有校董、教职员、校友、学生及支持者,以及所有支持『崇基』的宗派教会道歉。"

声明亦附上出事的"属灵领袖训练与教会前途"讲道录音(录音连结按此),让教内弟兄姊妹评断。

涉事讲道的文字记录:按此连结

(备注:崇基神学院学生及校友指以上声明版本并非最后版本。正式声明以10月27日在《时代论坛》及《基督教周报》刊出的版本为准,敬请留意)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