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费大辩论 职工会:清洁工作增加、少数族裔缺乏资讯

垃圾收费大辩论 职工会:清洁工作增加、少数族裔缺乏资讯
基层劳工与垃圾收费大辩论,立法会议员、环保团体、学者、街工代表出席。(图:拾平台脸书)
关注拾荒者、新福事工协会辖下的"拾平台"举办基层劳工与垃圾收费大辩论,有团体指出清洁工(包括少数族裔)缺乏相关资讯、市民不当处置垃增加工作负担等。

该次大辩论于周六(20日)举行,有立法会议员、环保团体参与,环保署等政府部门未有代表出席,多个团体希望政府与社福界进行沟通,推动环保教育方面多些加强。

垃圾站在斜路 重新规划顾及清洁工

明爱劳动友善社区计划社区伙伴发展统筹蔡蒨文强调,房屋署在改善旧屋邨的垃圾站设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她指出垃圾站设计未顾及清洁工人处境,如大型家私垃圾收集点位置不便利,设置在斜路或邨尾。建议政府进行垃圾盘点,并看待垃圾征费为重新规划垃圾站的契机。

市民不当处置垃 增加工作负担

食环署职工权益工会李美笑表示,清洁工缺乏实质权力处理市民不当处置垃圾,担心非法处置问题日益严重,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她指出,食环署目前仅有300至500名执法人员处理非法垃圾处置问题,数量不足应对全港相关问题。

李美笑补充指出,政府的垃圾征费简介并未向清洁工友解释,引发困惑。她提到,有垃圾站站长表示如果因未拒绝接收垃圾而受到刑事处分,将辞职。政府后来为相关工友设立豁免权。

她表明反对垃圾征费,质疑政策成败的责任是否会转嫁给市民,若成效不彰,是否会增加罚款,环保署据数显示,家居垃圾在过去20年有所减少,但工商业垃圾却增加,对政府先向市民征费感到困惑。

少数族裔清洁工寻求相关资讯

此外,清洁工人职工会的梁芷茵也指出,政府未考虑清洁工友的困难处境,提供的指引并不清晰,部分少数族裔清洁工友从未收到任何相关资讯。

清洁服务业职工会黄迺元指出政府发出的"良好作业指引"共66页,但忽略了清洁工友缺乏足够时间和能力细读该指引的情况,以及政府关注前线工友对垃圾征费资讯不足。他希望垃圾收费资讯的推广能够全面,环保署和业界举办的工作坊及简介会邀请清洁工参与,使他们充分了解政策罚则和执行方式。

关注草根生活联盟的黄佳鑫表示,社福界团体对垃圾征费的细节并不清楚,认为政府应该扩大持分者的范围。

政府与社福团体 沟通、教育促进了解

绿惜地球总干事刘祉锋指出,政府在推动环保教育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市民对垃圾收费的真正目的缺乏了解,而社会缺乏便利的回收配套设施。多个团体希望政府作为垃圾征费的推动者,多与社福界团体进行沟通。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