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牧師於1989年以40歲之年創立城市豐收教會,創辦初期帶著20人開始,發展至座堂會友超過兩萬四千人,並曾創下5萬多人的最高出席紀錄,每週帶領400人決志,鼎盛時期主堂會連同衛星大約有6萬會友,成為世界第九大教會。
未達預期決志人數目標大發雷霆
他在5月初The Hope特會中接受萬力豪牧師訪談時剖析過往的驕傲,用「虛假的自我」形容成功時期的自己:「我內心深處渴望成功,我很自負,很驕傲。」
康希牧師當時將教會復興視為唯一目標,甚至用憤怒來管理同工。一次在體育館舉行盛大佈道會,吸引世界各地人士參加。當發現未能達到預期的決志人數時,他竟在後台房間對同工大發雷霆,猛力拍桌,讓同工們都感到畏懼。當時他卻認為這是展現男子氣概和領導力的方式。「我覺得身為大型教會牧師,完全有權利展現個性,顯示誰才是老大。」
他追溯這種憤怒源自成長環境,父母經常生氣,童年時在教會也目睹導師對孩子發脾氣、摔東西,潛移默化中讓他誤以為憤怒是「很酷」的行為,逐漸形成習慣。
獄中研讀耶穌生命 從憤怒變成柔和謙卑
2010年,康希牧師人生陷入低谷。城市豐收教會多位領導者,包括康希牧師自己因涉嫌挪用高達五千萬新加坡元資金而遭刑事起訴。等待判決期間,他坦言內心充滿恐懼,因仍以自我價值為衡量標準:「如果我被判20年,出獄時已七十多歲,教會新一代都不認識我,我會被遺忘,失去價值。」
在絕望中,他想起中國著名牧者倪柝聲在獄中20年所領悟的話:「耶穌會和你一起。」這句話讓康希牧師感動落淚。他每天向上帝吶喊:「我的命運又如何呢?」直到某一晚,他經歷轉折點:「耶穌靜靜地、慈愛地對我說:難道我還不夠成為你的命運嗎?即使你一無所有,我都是你的主。」這句話徹底破碎了他,讓他不斷回應:「是的,耶穌,祢就是我的主!從那天起我的轉捩點就開啟了,我整個人生都改變了!」
最終刑期減至三年半,監獄生活成為他屬靈重塑的場所。在獄中,康希牧師每天用十誡檢視內心,如同照X光般審視生命不足之處,求上帝赦免。他花大量時間反省曾對哪些人心懷怨恨或貪圖利益,反覆背誦主禱文祈求天父寬恕。
「其實並不容易,」康希牧師分享獄中經歷:「周圍多是幫派成員,充滿暴力與憤怒。但在這樣環境中,聖靈讓我清楚看見對人發怒的後果。」
他利用獄中空閒時間仔細研讀四福音書中約150個耶穌生平事蹟,學習耶穌的溫柔與寬恕。有次監獄佈道會禁止他講道,他發現自己不再像從前那樣憤怒吼叫,反而心懷柔和謙卑,轉而協助擺放椅子、彈奏吉他,學習在微小的事上忠心。
從追趕教會復興至關懷人的靈魂
出獄後,康希牧師徹底改變領導模式。他放棄對教會日程的控制,改採團隊平等決策;不再以事工規模衡量成功。他坦承「贏得復興,贏得靈魂,卻失去自己的靈魂」,他說:「多年來隨著教會發展,我越來越難誠實自問這就是我的生活嗎?這是真實的我嗎?」
上帝提醒他放棄一切執著,不再將教會復興當作偶像崇拜,於是他將自己一手建立的教會都放開,不再強力控制同工和教會事務,轉而專注於人的靈魂。
「我每天都為人的靈魂祈禱,渴望他們更像耶穌,成為充滿愛心的人。」康希牧師最終領悟了一個真理:「復興在上帝的手裏,而不是在自己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