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信仰如何建立香港的文化核心價值」

「基督教信仰如何建立香港的文化核心價值」
賴品超教授(右二)分享「基督教信仰如何建立香港的文化核心價值」。
「基督教信仰如何建立香港的文化核心價值」
60多名來自各宗派教牧領袖和學校及機構主管出席咨詢會。
回歸十年,香港教會關注如何能夠繼往開來,繼續實踐上主的使命,昨日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舉辦了「教會對香港發展承先啓後的貢獻」咨詢會議,60多名來自各宗派教牧領袖和學校及機構主管探討未來當走的路,特別在教會辦學以及社福上。咨詢會首要分享了「基督教信仰如何建立香港的文化核心價值」。

香港崇基神學院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賴品超教授回顧了04年一個公民運動發表的《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宣言,認為宣言所倡導的自由民主、人權法治、 公平公義 、和平仁愛、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恪守專業,與基督教信仰沒有衝突,只是不同人所認為的優先次序及理解有所不同。

他表示香港教會在思考如何幫助城市建立核心價值的時候,不只是堅持,更是去深化或補充。基督教有什麽特色和強項,能給什麽獨特的貢獻?他認為有五點:

第一, 香港是一個自由的城市,但個人主義式的自由,忽略責任。基督教信仰裏,人被造的時候就有看守的責任。個人是家庭、社會、國家、地球的一分子,有要負的責任。

第二, 香港是一個經濟城市,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卻忽視其他重要價值,以及人民的生活質素。判斷建築物是否保留,以經濟效益出發,忽視了其歷史和文化價值;房市上升之時,人們生活質素卻未必提高。賴博士指出,經濟是生活的手段,而非最終目的,不能本末倒置,人的生活更重要。

第三, 香港是一個競爭性的城市,基督教信仰裏的人人平等、關愛和接納,照顧弱小的精神,能實踐公義,建構和諧社會。

第四, 香港是一個移民的城市,要善待異鄉人,包括新移民、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發揮和衷共濟的精神。賴博士表示,昔日異鄉人來到香港生活,建立了今日繁榮的香港,同樣今日新移民亦能貢獻社會,如近年來取得佳績的運動員不少為新移民。

第五, 香港是一個高效率的城市,需要有享受安息的文化。聖經說工作六日,第七日要安息,連大地也要在第七年安息。人們有好的安息,才有好的創造,特別香港是知識型經濟需要創意。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樞機主教對以上五點表示認同,並引述最近亞洲主教會議所提及的「樸素、好客、敬神」價值,表示此很有福音精神,也吻合亞洲人的價值。陳樞機又再一次批評回歸十年來香港多了奉承權貴欺壓弱小的文化,以前教會默默服侍,近年則為居港權、無證兒童、23條、韓國農民等出街和平抗議,方式不同了,但其基礎一樣,人有神的形象,檢討自己是否樸素,從而有自由,能夠去關心他人,在社會爭取一切人的尊嚴所應有的人權。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