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恩典》看香港教会的社关工作

十月初有机会看到即将上映的电影《奇异恩典》,今年是马礼逊来华200周年,亦是英国废除奴隶买卖200周年,在这个特别时刻,欣赏这套电影,来得特别有意思 。这出电影虽然没有强劲的卡士,但却能激励人心,令人对生命充满盼望及热诚,更能激发人内心深处那份久违了的恻隐之心。尤其是当近期看到一些报章杂志图文并茂地刊登某 艺人在家昏迷送院,躺在担架上的"病容",早前更有人到她的病房偷拍,以便做独家报导的事件作比照,看见香港的传媒沦落至此,更觉主角韦伯霍斯那种悲天悯人,对动物及 人的尊重特质的难能可贵。 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内容主要围绕主角韦伯霍斯William Wilberforce及他的好友威廉毕特William Pitt如何联合其他有心人,包括曾经是王子的黑奴奥鲁达艾基诺,如何 坚守信念,以专业的知识及策略,最终成功废除奴隶买卖,使奴隶重获生命的自主权。 香港教会的社关情况 透过韦伯霍斯整个废奴行动,或许可以给香港教会及信徒一些鼓励及启迪。基督教参与社会服务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透过办学、赠医施药及其他慈善服务将主的爱实实在在地表 现出来。至于一些有关伦理道德的议题,教会及信徒的参与相对较少及显得不积极,较突出包括98年的"陈健康"事件,99年的居港权,03年反对赌波合法化,05年反对性倾向歧 视条例立法等等。此外,教会及信徒的参与亦较为事件性,当有触目事件出现时,大家便一窝蜂地涌去关注,但缺乏长期持久的关心及参与。例如,香港自99年开始面对赌波合法 化的争议,最初教会皆会动员信徒反对,参与签名联署、游行、游说等,01年高峰时,曾经有3600人参与游行,可是,到了2003年7月9日立法会进行投票那一夜,立法会外却只有 寥寥数十人,最后,以30票对24票,5票弃权通过赌波合法化,法例通过后,关心赌波及赌风的人亦越来越少。 社关需要有同路人 韦伯霍斯之所以能达至成功,并非他个人的成就,而是需要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盟友的支持与配合。从他们成功,我们看到许多才干在不同人身上发挥、彼此分工合作的美丽图画 。韦伯霍斯于1787年第一次提出禁止贩卖奴隶」议案,当时当然没有人理会他,之后在1791、1792、1793及1796先后提出不同的修定法案,仍以失败收场,事件的转机在熟悉国际 海权法的律师占士史提芬提出以「禁止悬挂中立国旗法案」取代「外国奴隶法案」的做法,因为废除奴隶买卖法案直接牵涉许多议员和有钱人的利益,加上法国大革命的因素,使 法案连连遭到否决,因为当时正值英法交战,公海上的船只唯有悬挂中立旗才可免于被搜查,中立旗就是奴隶船的庇护,于是,他一方面著书《战争的假象》The War in Disguise 披露这些悬挂中立旗的船只也有供应粮食及武器给法国的事实,骨子里他们知道,一旦断绝奴隶船的来往,堵住这个庞大的财政收入,奴隶商便无利可图,接下来的阻力便会大大 减少。为了减低反对阵营的戒心,他们选择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议员提出该法案,到反对派大将发现事有跷蹊时,已经到了投票的时刻,最后,法案轻易通过了。原来有熟悉法 律的人材非常重要,韦伯霍斯非常幸运,他除了有律师史提芬的支持,还有一位担任首相的好友威廉毕特,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使他在政途上,无往而不利。香港教会要有效推 行社关工作,除了有心外,还需要有好像史提芬及威廉毕特这样的同路人,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及地位,制定适当的策略,才能事半功倍。 社关需要有勇气 昔日,韦伯霍斯及他的朋友们不畏强权,以无比的坚毅及不掘不挠的精神迎接挑战。废奴在200年前的社会几乎完全不可能,因为背后牵涉太多人的利益,但他们没有因此气馁,以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继续为解放黑奴而努力。今天,面对有关同性恋及性倾向歧视条例立法的争议,大家是否能有这份勇气,提出一些真确的讯息,例如,同性恋是可以改善 的,结果被人冠以无知、歧视的名衔。同性恋倡议组织强于用棒打出头鸟,以抹黑、讽刺及丑化的方式对付一些重要的对手,在公共空间以一些不尽不实的资料,以想当然的方式 将一些你没有说过的话当成是你说的(Put his words in your mouth),令您百辞莫辩。而在这个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高涨的年代,要讨论各种伦理道德的议题,肯定不会讨好,更 多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天下围攻",在行动中会举步维艰,冷不防更被人冠以"道德塔利班"的称号,引致在这个多元社会中出现的一个怪现象,就是各人可以无凭无据各说各 话,而有立场的反而不敢说话,因为,没有多少人能承受"千夫所指"及"道德佬"的压力,大家都只会选择息事宁人!但是,因著我们的良知,我们却又无法对那些不公义的事 视若无睹及保持缄默,其实我们一方面毋须压制别人的看法,但另一方面,我们有责任提出我们的看法及事实,让公众可以有所分辨及选择。 我们相信,香港仍有很多好像韦伯霍斯及他的朋友般不怕艰辛的教会及信徒,随时愿意起来为主发声,诚如昔日威廉毕特向韦伯霍斯提出挑战"您想用您的声音去赞美神抑或改变 世界",最后,他两者兼得。 结语 200年前,韦伯霍斯及他一班朋友以他们的生命及专业知识改变了当时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人=货物",今天,社会上是否有些被普遍接受但却扭曲人性的价值观,正等待一 班有心志和专业知识的人,靠著神的《奇异恩典》,扭转局面。假如您仍未想到,不如先到电影院欣赏这套电影,可能会有所启发。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