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受苦的哲学 編輯室 2010年4月20日星期二 上午10:38 作者:俞敬群牧师 本月十四日早上七点四十九分,青海玉树发生了七级以上的大地震,地震达深度33公里,较两年前四川省汶川的深度,至少多出13度。其中有一所小学,有200学童被活埋,己知死 亡人数有1144之多,受伤万人以上,十万居民亟需安置,灾情严重。 玉树的地理位置是在青藏高原的东面,平均海拔大约4500公尺,是中国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故有"三江之源"之称。 玉树是古代的名城,唐朝的"文成公主"下嫁吐蕃 族,曾经居住在那地。 玉树有句俚语:" 会说话的都会唱歌,会走路的都会跳舞"可见那里的百姓,他们和睦相亲的生活是一个安乐的社会!然而,地震忽然临到了他们,那是多 么悲惨,多么可怕的灾难! 神是公平的吗? 神是慈爱的吗? 好人为什么要受苦,甚至所遭受的比恶人更多? 要回答人所提出的这样的问题,是难以使人得到满意的答案的。 我们查考圣经,可以肯定的回答: 神是绝对的公平; 神是绝对的慈爰爱, 自古至命,丝毫不逊。而且,基督徒都亲身经历到其真实性, 至于好人受苦的问题,在约伯记一书中可探 索到端倪。 圣经记载,约伯在一天之内,失去了一切的财物,他的子女也在灾难中全都失去了。 他身体罹了病,他的妻不但没有安慰他,反而讥笑他,叫他去死,约伯在苦难中,他说: " 我赤身出于母胎,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华, 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这就是约伯的受苦的哲学。是值得我们揣摩,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新约中,保罗写信给哥林多的教会说: "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 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受劳碌,受困 若,受寒冷,赤身露体。"他为了传福音,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他所面临的苦难那么多。 他并不是逃避,他的苦难哲学是: "患难生忍耐, 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楚A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所以,在苦难中,保罗仍然有喜乐! 犹太民族是神的选民,在历史中,他们不是没有苦难,相反的,他们没有遵行神的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就用毒辣的手段,杀了他们六百万人,曾经被关在集中营的富 氏[ E•Viktor Frankl],他在书中说,那时,被虐待生不如死的情况下,他知道有两个人不自杀,其原因: 一个是他的儿子,逃到另一个国家,他希望与他的儿子,有一天能将重叙 ,另一个是一位科学家,他写的一篇文章要给世人看,他认为这是人人必读的,,他希望将全文完成,可是还有一段没有写完。所以,他们二人仍然都活卞去,我看完他的书。他 的受苦哲学是: 苦难不能将梦想与希望的火扑灭; 相反的,从神而来的希望,使人能胜过苦难。 富氏认为苦难能使人的潜力发展,坚固意志,锻炼是品格,他以中哲学,神学,以及心理学所论述的受苦,除了约伯以外,恐怕,没有人比他受苦更多的了,他的经历从受苦中所 得的,是他成左漱@个重要的因素,他的书给人鼓励和希望是一本 "受苦哲学"发行全就有一千二百万本,但愿在玉树受难的同胞,从苦难中站起来,藉著受苦哲学来开拓人生, 创造光明的前程。 耶稣说: "到我这裹来的,我总不丢弃他!"耶稣伸开双手,在等待著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