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人人有责 教会多走一步减消耗

环保人人有责 教会多走一步减消耗
香港有学校家教会发起校服回收运动。(图:网络图片)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香港及台湾分别推行不同的环保政策,有教内人士指教会之内有不少环保问题,背后反映出教会的属灵取向。

香港渔护署于去年底完全移除所有行山径的垃圾桶,强调"自己垃圾自己带走"。台湾自今年元旦起扩大"限塑政策",新增七类商家不得免费提供购物用塑胶袋,例如药局、书籍及文具零售业、洗衣店、饮料店及西点面包店等。环保署表示,推动减塑是呼应联合国及国际对海洋塑胶垃圾议题的重视,因此持续推动一次性塑胶产品减量措施,希望借由修法让民众养成自备购物袋的习惯,达成垃圾减量的目的。

建道神学院神学系助理教授陈韦安亦曾于个人脸书上贴文,指出现今教会之内有不少环保问题。例如每星期印发的程式表、教会的"团衣"文化等制造浪费。

他指教会为了增强信徒合一的感觉,教导"披戴基督"以外,教会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团契、小组、营会不时印制大量 T-shirt,鼓励信徒购买齐来穿上拍照增强合一效果。结果信徒家中剩下十多件甚少穿著的 T-shirt,甚是浪费。

他亦认为教会的爱筵是另一个问题。为了省却"上主所赐的光阴",教会的爱筵往往采用发泡胶食具。欢聚过后留下一堆近乎永恒的"爱的痕迹"。

另外,教会举行圣餐时为了节省人手,教会通常采用塑胶圣餐杯。除了记念基督不变的爱而造成塑胶废料。有些教会经历沙士事件之后,每次领餐皆派发纸巾一张,双手张开,基督的饼隔著一层纸巾以表洁净,其实没有太大必要。有些大型教会为了解决派圣餐的物流问题,索性入场时每人派一个独立包装、用完即弃的圣餐套装。如此,因著时间的关系,基督的饼与杯早于半年前在东莞某厂房早已被破碎掰开,更一直被困在塑胶废料之内。

他说:"如果有人问:难道不环保是罪吗?既然世界将要废去,教会为何需要环保呢?为了福音的缘故,砍掉一伙树也值得的吧。我会反指这不是律法或命令的问题,而是『教会何以为教会』的属灵取向。"

他觉得节约是一种属灵美德,爱惜也是。宣扬生命之道的教会,应该是节约、爱惜、人性化的教会。为了眷顾与爱惜,教会愿意多走一步不多作无谓的消耗,这是教会内在的属灵取向。相反,庞大、量产、机械、物流化与荒废,往往反映出教会的另一种属灵取向。不环保不是罪,但却反映出教会企业化的根本问题。

他呼吁香港众教会和信徒,齐来商讨改善教会圣工的胶化。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