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以诺牧师在廿多年前破格创新举行"稣哥Show楝笃笑布道会",以"笃楝笑"(脱口秀)的形式在香港大型表演场地红磡体育馆进行多场收费的大型布会,将福音以娱乐的形式包装,在城中卖广告宣传,并邀请城中艺人名人分享见证,接触观众数十万、决志人数也以万计。当时"笑声救灵魂"的方法曾引起教界震动和热议,包括批评他的布道方式过于"出位"、不够庄重、将宗教走向娱乐主等。
以外多年来,香港教会亦曾举行不少全港性大型布会,由1956年开始的葛培理布道会,到1991年彩虹布道会、1987及97年的包乐布道会、1989及2010年红黑皇布道会、2007年葛福临布道大会、2017香港福音盛会等等,均动员全港各地的教会网络。但其后大型布道会虽然不惜工本,但出席的人数越来越低,此等福音盛会的效果曾成为一时讨论的话题。
林以诺牧师强调,他并不反对大型布道会,但认为在过去的讨论中,许多批评者往往缺乏实际参与经验。他提到,这些批评者在传福音的事情上多半不够积极,因此对大型布道会的看法往往偏颇。一些人批评举办大型布道会"劳民伤财",他指出,大型布道会不仅仅是计算决志的人数,更重要的是整个教会的动员、整个香港教会的合一见证及对社会的影响力,这些是无法计算的。
近年来,香港教会面临著严峻的人数流失问题。根据初步估算,自2019年社会变化和疫情以来,香港的基督徒人数减少了约30%。这一流失主要集中在35至45岁的教会中坚分子,甚至是教会领袖和教牧同工,这使得教会受到很大影响。林以诺牧师表示,教会是否具备举办大型布道会的实力,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
此外,林以诺牧师也提到了筹款的挑战。他认为,举办大型布道会的经济压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教会面临经济困境的情况下。许多教会因人员流失而开始面对财政困难,这进一步加大了举办大型活动的难度。
在谈到大型布道会如何吸引人时,他指出,过往依赖名人或明星来吸引人流的方式受到不少批评。他反问道,若无名人士讲道,是否能吸引信徒参与?正如商业广告会寻找代言人一样,要举行万人的布道会,在某种程度上是吸引观众的一种方式。他又透露,过往他举行大型布道会时,除了有名的歌星、名人嘉宾外,他亦会连同一些少有名气但对传福音有热诚、肯事奉神的人上台,让他亦能使舞台去发挥,让他能被神使用。
他认为在此环境下应该重视训练弟兄姐妹,成为传福音的"蚂蚁雄兵",而不仅仅依赖大型布道会,呼吁希望重新思考大型布道的教会不要只重复过往的经验,而要重新考量是否合适时候,并找到新的思维和方法回应2025年这个新的世代。